第538章 我朝缺你们这点东西?(第2页)
虽说京城外的水泥路只修了百余丈,但就这短短距离,他明显能感觉到队伍走得快了。
派去赤狄的使臣,是吏部左侍郎项辉。
苏润跟他没什么交情,随意寒暄两句后,便带着众人进城了:
“陛下特意于太和殿设宴,为诸位接风,请吧!”
一听还有宴会,乔方更是觉得这半年没白辛苦。
他亲自带人押送着装满白银的板车,一路进了宫。
虽然乔方嘴上谦虚,只说自己捡了个便宜,但实际上,他这次去边境,还真没少干事。
毕竟镇国公荀洛,光是接手草原、重建边防、训练士卒都忙不过来,哪里能分出精力来管辖商贸?
他只是在正月前,把各国互通商贸的地方划出来,防守好而已。
边贸迅速赚回二十万两银子,大多都是乔方的功劳。
当然,其中也离不开苏润出的主意。
去岁秋冬时,熙和帝便将朝廷大员亲率商户前往边境互通贸易之事告知各省。
地方商户听闻此事,只以为是朝廷许的空头支票:
一去就是几千里,谁知道是真是假,搞不好命都搭里头了。
但这次,他们确认是真的。
乔方带着商队出发前往边境,半道上途经某处,走南闯北的商户便会自发入城贸易。
一传十,十传百,不少商户闻风而动,队伍越发壮大。
乔方见状,当即给随行的商队编制了名册,晚上还命随行士兵将商队也保护起来。
中间也不是没遇到打劫后方零散小商队的匪贼。
但乔方一心想做出政绩,遇到这种送上门的功绩,当场掉头回去,带着士兵端匪巢。
连抱着天高皇帝远的想法,在地方私设税目的县官,都被乔方一纸奏本,弹劾到了熙和帝那儿。
正是因此,乔方出京时带了十数商队。
但到边境时,这数量已经翻了两倍不止。
至于沿途促进的贸易,地方增收的商税、过门税,更是不必多说。
外邦游牧民族不像中原,并无通行货币。
论起财帛,多以牛多少头、马多少匹等去计算。
乔方到的时候,发现很多人以物易物,税收十分复杂。
凭着商队的信服,他从商户那儿借到了足够多的银两,在外邦来贸时,预先设立关卡,在贸易前就将外邦商人的牛羊马匹换成白银。
如此,外邦人就只能拿白银到商户们那儿,购买各式各样的货物。
至于到手的货物?
他以大炎二品大员的身份,将所有外邦货物压价两成,大量收上来,转头再提一成,零零散散卖给大炎商户。
这样一来,朝廷除了商税和水果罐头等收入,还可以多赚一笔抽成,而大炎的商户也能以比之前更便宜的价钱,买到同样的东西。
此外,也避免了朝廷难收税的问题,而且还将游牧民族以物易物的习惯改掉,逐渐植入中原文化。
整个过程中,其中唯一受到伤害的,就是外邦诸夷。
面对大蕃质问,背靠大炎火器的乔方,腰板挺得笔直:
“弱国无外交,没了大蕃,还有赤狄、大柔,我朝缺你们这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