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山竹榴莲 作品

第489章 防御导弹?开什么玩笑(第2页)

"

"这听起来太不可思议了!

"一位欧洲记者忍不住插嘴,

"就在两周前,全世界还在赞叹星条国和北极熊国的导弹技术如何先进,现在龙国突然宣布已经研发出能够拦截这些导弹的系统?

"

赵立平微微一笑:

"科技进步有时候就是如此令人惊讶。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言:'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同样,当他国研发进攻性武器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防御。

"

这个文学化的回答让记者们更加困惑了。一位太极虎国记者直接问道:

"赵先生,这是否意味着龙国认为自已的科技水平已经超越了星条国和北极熊国?

"

"我没有这样说,

"赵立平依然保持着那种令人恼火的冷静,

"评价谁先进谁落后,不是外交部的职责。我们只是客观通报一项即将进行的科技测试。至于这一测试的战略意义,我相信各位媒体朋友有自已的判断。

"

会场内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记者们争先恐后地提问,有些甚至不顾会议规则直接高声喊叫。这场原本平淡无奇的例行记者会,突然变成了国际焦点。

一位资深军事记者颤抖着举起手:

"赵先生,能否告诉我们这次测试的具体安排?是否会像星条国和北极熊国那样进行全球直播?

"

赵立平的嘴角微微上扬:

"我们将邀请部分国际媒体现场观摩,但不会进行全球直播。在我们看来,军事科技展示不是一场娱乐表演,而是严肃的国家安全事务。

"

这个回答如同一记耳光,狠狠打在了刚刚举行过

"导弹秀

"的两大国脸上。一些资深记者立刻领会了其中的嘲讽意味。

就在提问还要继续时,赵立平突然宣布:

"鉴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记者会到此结束。有关'天幕'系统测试的更多细节,我们将在明天发布正式通知。谢谢各位。

"

说完,他从容地合上文件夹,转身离开了讲台,留下记者席上一片哗然。

记者们甚至忘记了离场,都留在原地激烈讨论着这一爆炸性消息。一位星条国记者神色凝重地对同伴说:

"这要是真的,那就太可怕了。要知道,拦截洲际导弹,可是比发射导弹难十倍的技术!

"

一位北极熊国记者摇着头,难以置信地说: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肯定是某种政治宣传。没有国家能在这么短时间内研发出导弹防御系统。

"

但无论记者们如何争论,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摆在眼前:龙国刚刚宣布了一项足以颠覆全球战略平衡的技术突破。而这距离两大国导弹试射

"重新确立技术霸权

",仅仅过去了不到48小时。

国际媒体界一片死寂,随后,一场前所未有的信息风暴即将席卷全球。

就在记者们纷纷冲向电话间,争相向总部报告这一惊人消息时,远在404军事基地的李明远正站在

"天网

"系统的控制中心,望着各种仪器和显示屏,嘴角挂着那个标志性的神秘微笑。

"好戏才刚刚开始,

"他轻声对自已说,

"让我们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技术霸主。

"

龙国外交部的爆炸性声明,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无数涟漪,迅速扩散到全球每一个角落。在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内,

"导弹防御

"、

"拦截洲际导弹

"这些词汇占据了全球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成为各国广播电台的热门话题。

星条国,《华盛顿早报》以巨大的黑体字标题询问:

"龙国疯了吗?声称能拦截洲际导弹!

"

北极熊国,《莫斯科卫报》则以讽刺性标题报道:

"东方童话:一张网能捕捉导弹?

"

白象国媒体更是夸张,《德里晨报》直接用漫画配图,画了一个拿着蝴蝶网试图捉住火箭的滑稽东方人形象。

几乎在一夜之间,龙国的宣言成为了全球性的笑柄。

星条国科学院,一场紧急召集的记者会正在进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亨德森教授站在讲台上,神情严肃地面对着几十家媒体的镜头。

"作为一名科学家,我有责任指出,龙国所谓的'导弹防御系统'在技术上完全不可行,

"亨德森教授用权威的语气宣布,

"这违背了基本的物理定律。洲际弹道导弹在末端阶段的速度可达每秒数千米,想要拦截它,就像试图用子弹击中另一颗正面飞来的子弹,而且是在你几乎看不清的情况下。

"

他顿了顿,推了推眼镜:

"更何况,即使理论上可行,以当前的雷达技术、计算能力和火箭推进技术,实现这一目标至少需要二十年的科技积累。龙国的宣言,与其说是科技声明,不如说是科幻小说。

"

一位记者提问:

"教授,您是说龙国在撒谎?

"

亨德森微微一笑:

"我不评论政治问题。作为科学家,我只能说,这在技术上不可能实现,除非他们违背了物理定律,或者...拥有某种我们尚未发现的革命性技术。但后者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

另一位记者追问:

"那么,您认为龙国此次宣布的测试会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