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模块化制造
特别是那些核物理和反应堆方面的专业知识,竟然信手拈来,如此精准,如此详尽,仿佛他生来就懂这些似的。
"至于安全问题,
"李明远继续道,
"我们采用多重防护设计。首先是坚固的压力容器,然后是独立的安全壳,最后是外部屏蔽层。冷却系统采用双回路设计,一级回路和二级回路完全隔离,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
"
"控制系统方面,我们设计了三套独立的控制机制——主动控制系统、被动安全系统和紧急停堆系统。任何异常情况下,反应堆都能迅速、安全地停止运行。
"
图纸上精密的冷却回路、紧凑的堆芯设计、强大的输出参数,仿佛向所有人证明着这个不可思议的构想的可行性。每一个技术细节,每一个安全措施,都经过精心考量,显示出非凡的专业素养和前瞻性思维。
陈工反复审视着图纸和黑板上的设计,脸上的表情从怀疑逐渐转为震惊,再到一种近乎敬畏的惊叹。他摘下眼镜,使劲揉了揉酸痛的眼睛,似乎不敢相信自已所见。
"这...这简直是...
"陈工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颤抖,
"如果真能实现,将是工程史上的奇迹!
"
七院的张教授也瘫坐在椅子上,瞪大眼睛看着李明远,仿佛在看一个从天而降的异世界来客。核动力航母是星条国的终极梦想,连北极熊国都还在为此绞尽脑汁,而李明远竟然要将核反应堆塞进一个飞行器?!
"李总工,
"刘副司令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默,他的语气变得无比郑重,
"这个计划...真的有把握吗?
"
李明远放下粉笔,环视一周,看着这些被震惊得说不出话的专家和军官们,嘴角微微上扬。
"刘老哥,记得一年前你问我'长风'导弹有没有把握时,我是怎么回答的吗?
"
刘副司令怔了一下,随即点头:
"你说,'不试怎么知道'。
"
"没错,
"李明远微笑道,
"不试怎么知道?但这次,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我有八成把握。
"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因为这一次,我们已经不再是从零开始。'长风'项目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技术基础和人才队伍,西北核电站的初步成果也证明了我们的核技术正在突飞猛进。
"
"更重要的是,
"李明远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我们有一支敢想敢干、不畏艰难的团队。世界上没有什么技术是真正不可逾越的,关键看我们有没有勇气迈出那一步。
"
会议室内再次陷入沉默,但这次的沉默中不再有怀疑和担忧,而是充满了思考和敬佩。
刘副司令深吸一口气,突然挺直身躯,军人的气质瞬间显露无疑:
"李总工,我相信你!如果'鲲鹏'计划能够成功,那将彻底改变世界海战格局!我会全力支持这个计划,亲自向上级汇报!
"
"我也支持!
"陈工出人意料地表态,这位固执的老工程师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虽然挑战巨大,但这正是我们技术人员毕生追求的机会!
"
"七院全力配合!
"张教授也站起身,声音坚定,
"我们可以组建专门的核动力研究小组,配合西北核电站项目,重点攻关小型化反应堆技术!
"
会议室内的气氛再次沸腾起来,专家们围绕着核动力系统的各项细节展开了热烈讨论。工程师们在图纸上指指点点,军方代表们则激动地描绘着
"鲲鹏
"未来的作战场景。这种氛围让李明远想起了前世互联网创业时的头脑风暴会议——只不过这次讨论的不是什么A功能,而是一艘能够改变世界军事格局的核动力飞行航母。
"核动力航母!
"刘副司令的声音盖过了嘈杂的讨论声,
"星条国那帮孙子做梦都想不到吧?他们还在实验室里捣鼓核动力舰艇,我们直接来个核动力飞行器!
"
七院的几位工程师已经在纸上疯狂计算着各种参数,不时发出惊叹声:
"这种功率密度...简直难以置信!
"
"小型化反应堆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必须提升至少三倍...
"
"紧急停堆机制需要重新设计,考虑到高速飞行时的姿态变化...
"
在一片热火朝天的讨论声中,一个沉闷而疲惫的声音突然插了进来。
"等等,各位。
"
声音来自会议桌尽头,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转向那个方向。说话的是海军后勤部长赵将军,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将军,以严谨务实著称。他正揉着太阳穴,脸上写满了无奈和忧虑。
"怎么了,老赵?
"刘副司令问道,脸上还带着兴奋的红晕,
"你该不会又要泼冷水吧?
"
赵将军苦笑了一下,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来。
"李总工,
"他看着李明远,语气沉重,
"核动力方案确实惊天动地,解决了动力源的问题,我对此表示由衷的敬佩。
"
他顿了顿,环视了一圈兴奋的众人,
"但是,恕我直言,新的问题可能更加棘手——建造!
"
会议室内的热烈讨论声瞬间减弱,所有人都看向这位后勤老将。
赵将军走到投影屏前,指向
"鲲鹏
"的尺寸参数:
"各位看看这些数字。长度170米,翼展90米,高度也远超常规舰船。
"
他转身面向众人,表情凝重:
"我们现有的任何船坞、厂房,甚至秘密基地,都没有能容纳它进行整体建造和舾装的空间!
"
这句话像一块巨石,重重地砸进刚刚平静下来的水面,激起了一片惊愕的涟漪。
"难道要露天建造?
"赵将军继续道,声音中充满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