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鲲鹏

投影仪亮起,一张超大尺寸的工程概念图被清晰地投射在幕布上。

霎那间,整个会议室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但这次的寂静里包含着截然不同的情绪——震撼、惊愕、难以置信和深深的困惑。

因为幕布上呈现的,绝非他们认知中的任何一种舰船!

那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庞然大物,它看上去既像船,又像飞机,却又完全不同于两者。它有着巨大的、扁平宽厚的飞翼式主体,下部是流线型的类似船体的结构;尾部装有四台巨大的涡扇发动机,明显是

"风暴之心

"的超级放大版;翼尖处还有两个稳定浮筒,整体造型流畅而充满未来感。

图纸旁边,清晰地标注着各种参数:

全长:170米

翼展:90米

最大起飞重量:6500吨

巡航速度:200节(约370公里

小时)

最大速度:240节(约444公里

小时)

巡航高度:5-25米(水面效应区域内)

航程:6000公里

载机量:可搭载30-48架中小型战斗机或垂直起降机

"这...这是什么东西?

"刘副司令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难以掩饰的震惊。

"这不是船...也不是飞机...

"七院的张教授眯着眼睛,仿佛在看一个外星来客。

整个会议室的气氛凝固了,所有人都死死盯着那幅图,大脑几乎停止了运转,无法处理这种完全超出认知范围的信息。

李明远站起身,走到投影幕前,伸手指向那个庞然大物:

"各位,这就是我所说的'航母'——准确地说,是'地效飞行航母'。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舰船,而是一种利用地面效应原理进行超低空高速飞行的新型平台。

"

"地...地面效应?

"七院的一位年轻工程师疑惑地重复道。

李明远点点头:

"简单来说,当飞行器非常接近地面或水面飞行时,会形成一个气垫,大幅减小阻力,提高升力。这是一种已被证实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北极熊国已经在试验一种被称为'里海怪物'的小型地效飞行器。

"

他指向图纸上的几个关键部位:

"我们的设计要先进得多。它利用改进版的'风暴之心'发动机提供动力,可以在距离海面仅5到25米的高度,以超过200节的速度飞行。这个速度是最快驱逐舰的4倍以上!

"

会议室内开始出现低声的惊叹和议论,人们的表情从最初的震惊逐渐转变为好奇和兴趣。

李明远继续道:

"更重要的是,它不需要深水良港,可以在任何相对平静的海域起降;它的速度让敌人难以追踪和拦截;它的载重和航程足以支撑远海作战。

"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炯炯有神地扫视全场:

"我们造不了十万吨的钢铁巨兽,但我们可以造出属于龙国的'掠海鲲鹏'!

"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的气氛彻底变了。原本的怀疑和困惑被一种全新的情绪所取代——震撼、兴奋和难以抑制的好奇心。

"李总工,这...这种飞行器真的能实现吗?

"刘副司令的声音有些颤抖,眼睛却亮得惊人。

"当然。

"李明远自信地回答,

"事实上,地效飞行器的原理早在几十年前就被证实,只是因为常规飞机和舰船的发展,使它一直被忽视。但对于我们来说,这恰恰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在这个领域,我们不是跟在别人后面追赶,而是有机会并驾齐驱,甚至领先一步。

"

他走回投影仪旁,切换到下一张图片——这是一张更为详细的剖面图,展示了

"地效航母

"的内部结构。

"看这里,这是飞行甲板和机库区域,可以容纳30到48架战斗机,具体数量取决于机型大小。我们可以使用现有的歼-5或者研发新型的垂直

短距起降战机。

"

他手指滑动,指向另一区域:

"这是武器系统区,可以安装多达60枚各型导弹,包括防空、反舰和对地攻击型。实际上,我们甚至可以将'长风'导弹的小型化版本整合进去,让这艘'飞行航母'具备战略打击能力。

"

随着李明远的详细解说,会议室里的气氛越来越热烈。人们开始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技术人员更是纷纷凑近屏幕,试图捕捉更多细节。

"李总工,这种...这种'地效航母'的制造难度和成本如何?

"七院的张教授问道,他的声音里已经带上了一丝兴奋。

李明远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