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胜论(第2页)
以为强者以刀兵取胜。
直至与柏轩贤弟初遇...呵呵呵呵...阵前结交,共饮浊酒,几近结拜。
那日之后,我常思其意,为计谋耶?为真情耶?
直至江陵一行,柏轩醉酒,与我辩论,我才领悟何为胜。”
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江陵的夏夜里。
赵:“孟起兄,可知何为胜?”
马:“于战阵之间,破敌败军,克城掠地,此乃胜也。”
赵:“非只如此。”
马:“勇谋兼施,使敌望风披靡,斩获颇多,是为胜也。”
赵:“非只如此。”
马:“这...才学相较,学富五车,识通古今,辩而胜众人之论,令四座皆服,此为胜也。”
言罢,见赵林又摇头,遂问道:
“凭腹中经纶,胜却那胸无点墨者,岂不为胜乎?”
赵:“胜,岂是如此可一言以概之?
观乎山川,有奇峰罗列,秀水潺潺,较之于他处,景致独美,人皆赞其佳胜,此胜在自然之妙也。
心感其美,悦然忘忧,此胜能怡情矣。
处世立身,德厚流光,仁心济世,众人仰之,善名远播,胜在品德之高也。
不凭权势,不倚财帛,唯以贤德服人,斯为大胜哉?”
马超不解。
赵林酣饮,起身下阶,摇摇晃晃。
“胜者,有大胜小胜,文胜武胜,人之胜,自然之胜;
有名垂千古之胜,亦有默默无闻之胜;
有扭转乾坤之胜,有积硅步而成之胜;
有一时风光之胜,更有泽被后世之胜也!”
一手抱坛倒酒,一手持杯畅饮。
“若只以两国交战而论。
兄长久于战事,惯以刀兵厮杀取胜,乃败敌而得胜也。
此为术胜,意为战术之胜也。
然则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胜负之间,多有变幻。
兄长取胜,有将之谋略,兵之奋勇,亦有粮草之充足,器械之精良。
然此般种种,乃国力之胜。
好比两国交战,强者攻弱,耗费钱粮十倍于弱国,可为胜乎?
是胜也,然损国力而未灭其国,是为小胜,亦为战略之败也。”
马超若有所思:“何为大胜亦或是战略之胜?”
赵林似是醉了,口齿不清道:“兄长,若两国交战,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方为大胜,亦为战略之胜,却非全胜。”
马超问道:“如何能得全胜?”
赵林:“若不费一兵一卒,使举国来降,为我所用,是为全胜也。”
马超只当赵林醉了,摇头笑道:“此如何能为?贤弟醉矣。”
“马将军,何为胜?”
姜冏的疑问叫醒了回忆。
马超负手而立,朗声道:“兵法有云: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又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徐邈乃品德高洁之士,又有治郡之才,若起刀兵,虽得城池而不可得其才也。
今我以上兵伐谋之道,不费一兵一卒,或可得其城池百姓,服其人而用其才,方为上策。”
姜冏闻言,心道:“马将军莫非魔障了?那徐邈乃两郡太守,焉能不战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