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那可是我亲妹婿啊!(第2页)
而在此时,荆州北部,南阳郡治所宛城,城外。
三座军营分立宛城东南西三面,各立关、赵将旗。
南面大营中,三营主将汇聚于此。
赵林道:“明日辰时发兵,先绑曹仁去城下叫阵。
宛城守军见得曹仁,必大为震动,急报于邺城。
料想短则十日,长则月余,必有曹魏大军来援...”
说到此处,见关羽眉头轻皱,赵林转念一想,心道:
“二伯这是傲娇脾性又上来了呀。”
遂转了话锋,言道:“曹仁南征北战,久经沙场,向日常有百胜之将的名号,可谓曹操麾下第一大将。
如今二伯出马,好似操练兵马一般轻松生擒。
明日便叫他在城下走一遭,也好叫曹军上下知晓,这天下猛将之最,乃是我二伯关云长是也...”
话未说完,关羽手捋长髯,言道:“关某岂是贪慕虚名之人?”
赵林闻言,献媚道:“二伯义薄云天,高风亮节,自是不会贪图虚名,可侄儿是个俗人,有明日一遭,天下皆知二伯不费吹灰之力便生擒曹仁,林往后行走世间,便可高人一等,谁敢不尊天下第一猛将的侄儿?”
关羽丹凤眼张合间,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却又严肃道:
“不可仗吾名号,为非作歹。”
赵林急言道:“哪能呢,二伯还不知我?
侄儿自幼随二伯身边,耳濡目染,岂是仗势欺人之辈。
二伯尽管放心便是。”
一番对话,看得关平呆滞当场,眸中满是不敢置信,间或闪过一丝明悟。
赵林打了个眼色:“坦之兄,学废了吗?”
关平回了个眼神:“贤弟大才!学会了!”
赵林挑了挑眉:“兄长试试?”
关平缩了缩头:“下回...下回一定!”
二人眉来眼去片刻,又转回正事上。
赵林道:“二伯,如何吸引曹军主力,已有定计,然所谓未虑胜,先虑败,方能思虑周全。
以侄儿之见,待曹军主力来援,我等不足五万兵力,恐不能胜...呃...恐不宜与之硬拼。
林以为,当先安排好退路,沿途设辎重营,以为补给,再寻险要之地,备好器械,以为撤兵之时,设下伏兵之用...”
赵林将这几日思索定计说与关羽知晓,看似是请示,实则已完全拿捏了二伯的脾性。
一旁的关平看得双眼放光,恨不得取出绢布笔墨记录下来,每日藏在《春秋》竹简中捧读。
及至诸事商议完毕,散了帐。
赵林与关平告辞回营,一同策马出辕门时,关平道:
“贤弟真乃智谋高绝之人也。”
赵林摇头道:“坦之兄,这等世人皆知的优点,不必反复提及,小弟乃是低调内敛之人。”
关平闻言莞尔,问道:“方才贤弟为何不提江陵之事?”
赵林答曰:“此事不急,如今二伯方才大胜,说之无益,何况小弟在江陵也有一番布置,即便江东举国来攻,也能撑些时日。
待曹军主力来援,我等且战且退之时,兄长再依计而行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