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曹操亲征(第2页)

接下来数日,关、张、马超、张合、庞德、刘封、魏延各领一部人马,分头去取郡县。

曹军败走,余下原汉中降卒皆无战心,几乎是刘备军方才赶到城下,便立时献城归降。

赵林每日于帐中核算士卒抚恤、犒赏等,忙得焦头烂额,直呼:“不想人在大汉,也得算数。”

三月初,汉中全境皆降,刘备命黄忠等人撤兵回南郑论功行赏。

四月初,徐晃与那神秘军师派出的快马返回邺城,面见曹操,报战败详情,亦为请罪。

曹操闻讯,悲痛欲绝,放声大哭,几近昏厥。

泣曰:“渊性烈如火,本无用兵之能,今奉我之命领兵争汉中,不听贾诩良言,乃至身死,我之过也。”

又道:“刘备!杀我族弟,我誓要杀汝!以解我恨!”

遂召文武齐聚,商议亲征汉中。

时合肥被江东夺取,战报早传回邺城,文武分作两派。

夏侯与曹姓之人皆愿随曹操去讨刘备复仇。

外姓之人却以合肥已失,江东或将北进之由劝说,欲先攻江东,夺回合肥重地,再征刘备。

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直吵得曹操犯了头痛病,不能理事。

当日夜里,又有战报传来,却是张辽信使。

信中言,张辽与乐进自寿春、九江等地招募壮士,得兵三万,操练数月已成精兵,愿请命戴罪立功,去夺回合肥。

曹操见信,大为宽慰,命于禁领兵两万,前往增援,暂由张辽节制。

次日又召文武齐聚,以张辽书信示众。

外姓之人皆无言以对,夏侯、曹姓之人皆大喜。

经过商议,曹操定下汉中一行。

遂于四月末,以夏侯惇、夏侯尚、夏侯渊五子夏侯荣并曹洪、曹休、曹真等数十人为将。

以司马懿、刘晔及远在长安的贾诩为军师,杨修为中军主簿。

起大兵十万,亲征汉中。

徐晃、许褚及贾诩、杜袭在长安接到曹军亲征之命,遂与司隶地区招兵买马,得青壮两三万人,合并地方守军,共五万余人,以为先锋。

又传讯曹仁,兵犯襄樊,逼迫刘备分兵去救。

消息传至长安。

徐晃与许褚二人欲戴罪立功,先取一道,以为大军通路。

贾诩遂献计曰:“如今刘备新得汉中,各路皆有守备,不可轻取。

将军若要取功,可先分兵屯于陈仓道,褒斜道,作南下之态,吸引刘备陈兵褒中。

待丞相大军来到,便可自傥骆道南下,取龙亭,西攻成固,妫墟,乃至南郑。

届时,将军再率兵自褒斜道南下,与丞相两路夹击,刘备必首尾不能相顾,或可重夺汉中。”

徐晃闻言,奇曰:“我今为先锋,只屯兵不动,却叫丞相中军先攻,是何道理?”

贾诩道:“此为戴罪立功,稳妥之法。”

徐晃见贾诩欲言又止,思忖半晌,方才明白其中深意。

“为丞相大军创造用兵之机?如此也好,待丞相大军南下,刘备必然分兵相抗,我再进兵取攻赎罪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