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建设(第2页)
一条条水泥路开始修建铺开,各个职能的工厂开始建立,制药厂,医疗器械生产厂,火药生产厂,子弹,炮弹,炸药,手榴弹等等专用厂房分别建立,而且离主厂区较远的地方去;
渐渐的,林为国开始安排在几个县城建立几个大型的仓库,分别储存生产出来的军需物资;
在基础设施进入正轨之后,林为国开始打算大量生产炮管,这个时期想要量产炮管,需要一些核心的设备,主要包括传统车削设备和精锻机;
精锻机通过高频率径向锻打毛坯,同时完成膛线刻制,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林为国也不客气,直接兑换了三台精锻机,两台用作生产炮管,一台用作加工中心的研制,把生产的工艺资料交给这些专家之后林为国就不管了,让他们自己研究;
在大炮生产安排好之后,林为国提供了一些光学资料,建立了一个光学实验室,说白了就是专门研究炮队镜等等高端辅助设备;
之后又相继成立了内燃机,变速箱,底盘等实验室,把相应的资料全部堆满了研究室之后林为国专门发电报给总部和延州,希望可以找一些这方面的人才过来;
接下来林为国的目标就是汽车,坦克,飞机,反正这些系统里面都有相关具体的工艺资料,就是按照上面按部就班的生产,也没什么问题,但是林为国还是希望咱们能够把这些技术资料给吃透,积累经验和底蕴。
林为国这封电报发过去可是给了总部出了大难题了,本来这方面的人才就很少,有这方面的人才大多都在国府那边;
都知道工业生产的重要性,既然有希望搞起来,延州方面发动了一切能发动的力量,开始寻找这方面的人才。
林为国精力有限,也不会过于关注这些事,林为国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组织人手生产步话机等战场通讯设备,这方面国内的人才就更少了;
所以林为国目前不打算研发,只是把这些生产资料,工艺直接扔给工人,找一个认真负责的负责人监督,按部就班的生产就行。
这方面又涉及到电子管和晶体管作为核心元件,林为国兑换了一些资料和大量的原料,一起扔给了负责人,使劲的生产;
电台林为国就没办法了,电台的制造涉及到的行业国内的谁也生产不了,只能靠系统兑换,林为国只能一段时间兑换一台,不然来源解释不清。
为了节约时间,有一个交通工具林为国这段时间生产了不少,那就是自行车,林为国进行了大量的生产,自行车的大量运用,节省了工人的时间,也可以贩卖给百姓,商人赚取经费;
在几个县城的政府配合下,成立电力局,按规划铺设电线,给百姓们提供电力,目前主要是有条件的商人,百姓们暂时还负担不起,林为国相信,在以后的时间里,包头的百姓都能用得上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