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1229章(第2页)
国子监的监生们,的确是士气受挫。
他们寒窗苦读多年。
本以为进了国子监,便是一只脚踏入了仕途。
谁曾想,半路杀出个科学院。
应天府的科举,朝廷直管,众多江南学子参加,竞争本就激烈。
如今。
又冒出了科举班来。
直接是抢走了诸多的举人名额。
甚至。
一些原本学得不错的国子监学生,也落榜了!
私底下,学生免不了要议论纷纷。
“那科举班,真有那般神奇?”
“几个月就能教出解元?”
“听说他们学的都是些‘杂学’,什么算术格物,文章却也写得那般好?”
“八股文真的那么厉害吗?”
“他们的经义好像是方孝孺教的,能有那么扎实吗?”
不少人心中动摇。
甚至有些后悔,当初没想办法,也去科学院试试。
就连之前严查科举班笔记的时候,没有偷偷留下一些。
但国子监规矩森严。
岂是说退学便能退学的?
更何况,他们心中也憋着一股劲儿。
不服气!
凭什么他们这些循规蹈矩、苦读圣贤书的,要被一群“速成”的家伙比下去?
失落、不甘、震惊、怀疑……
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最终,都化作了更强的学习动力。
“拼了!”
“乡试失利,会试定要找补回来!”
“我就不信,读通了经史子集,还会输给那些学‘杂学’的!”
一群人,终于有些正视科举班了,大受刺激。
一时间,国子监内,读书声比往日更加响亮。
灯火也常常彻夜不熄。
……
与国子监的紧张压抑不同。
栖霞的科学院科举班,此刻却是一片悠然的田园风光。
放榜的喧嚣过后。
学生们放假,稍作庆贺,酒楼宴饮。
然而没过两天,陆知白便吩咐他们到大棚里来上课。
“金榜题名固然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