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小人之心
团长愣了下,“不可能,这是对方在说谎,你连刘老师都信不过,为什么却信另一个人的说辞?难道他说的话符合你内心的想法,你就判定他是对的,而你内心认为刘老师有罪有问题,所以你就认为刘老师说的,你父亲救他命的事情有问题!”
杨副官摇了摇头,“我自己看见的,调查到的,自然更加信得过,难道你不信你自己吗?”
“那你就没看见刘老师对你的关心?”团长有些不解地说道:“他自小就把你当儿子培养,有没有夸大,你自己心里清楚。”
“我说过,那是因为他对我父亲有愧疚,心中不安才如此做的。”杨副官反驳道:“你怎么样才能明白,我父亲就是他害死的。”
秦峰听到这,有些听不下去了,“行了,我不想掺和进你们的人伦大剧里,我是来抓汉奸叛徒的。杨副官,你杀刘老师之事,不完全是为了你口中所谓的报仇吧?”
“那是你的看法,在我这里,我就只是为了我父亲报仇。”杨副官很肯定地回答道。
秦峰说道:“哦,那为什么要在你知道刘老师,要向军队提来凤山构筑工事的意见后,就与汉奸甘承望碰头,之后就出现了土匪袭击刘老师之事。你不要告诉我,这几件事情连着发生是巧合。”
杨副官心中一跳,但脸上表情不变:“不得不说,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巧合,你不信,我也是没办法。”
秦峰点头道:“原来你知道事情是有巧合的,那为什么你就不承认,你父亲的死也是巧合。刘老师只是不想让你们伤心,加上他想有个名正言顺的培养你的借口,这才说了是你父亲救了他,但实际上根本没这事。”
杨副官冷声道:“你这是在胡搅蛮缠。”
秦峰同样面无表情地说道:“为什么就不是你在胡搅蛮缠?如果你父亲之死和刘老师一点关系都没,只是因为你父亲冲锋在前,刘老师紧随其后,正巧一梭子弹打过来,击中你父亲。刘老师看到战友倒在自己眼前,为了让战友去的安心,就说了会养他儿子类似的话。在战后回到学校,为了能名正言顺的培养你,就故意说是你父亲救了他。”
“如果你感觉我说的话是假的,那你可以把那位,和你说是看到刘老师推了你父亲的人出来对证,看看是不是他向你撒谎,还是我在胡说。”
杨副官摇了摇头,“那人我不知道在哪里。”
“没事,我知道。”说完秦峰就拍了拍手。
秦峰这次来抓杨副官,可不是没有准备就过来,他那五天调查是有针对性的,杨副官提到的那人,正好也在秦峰调查时显露出来。当时秦峰就感觉里面有问题,亲自带人追查下去,终于查到那人现在在哪。
秦峰刚才的话也不是他在无的放矢,而是他调查后所得出的结果,可惜杨副官不信,所以他就把证人叫出来。
秦峰的两名手下,带着一人走了进来,那人原本带着帽子,走到秦峰他们所在的营房后,就把帽子拿下。
秦峰招了招手,示意对方走到自己边上,“何海波此人,杨副官认识吗?”
杨副官没有吭声,而是定定地看着那位被秦峰叫何海波的人。秦峰摇了摇头,“何海波,把你告诉我的事情,再说一遍吧。”
何海波没看杨副官,而是直接对着秦峰说道:“三个多月前,有位老板找上我,让我在杨副官找过来时,说杨安是因为被刘一平推了下,才撞上飞来的子弹。只要我按这话说,就给我一百银元。当时我听了能拿这么多钱,没犹豫就应下。反正我对刘一平是有仇恨的,凭什么他从战场上回来,就能到讲武堂当老师,而我却只能在家混日子?”
何海波嘴里的刘一平自然就是刘老师,杨安就是杨副官的父亲。
“你,你骗人,你之前告诉我时,明明说的是你亲眼看到刘一平推了我父亲。”杨副官有些愤怒地冲了过来,却迅速被张大牛给控制住。
只听张大牛严肃地说道:“站好了,别乱动,省得我把你腿打断。”
杨副官也是当兵的,张大牛的话刺激到了他,刚想有所动作,张大牛就是一脚踹了过来。杨副官先是小退一步,然后抬腿,两人的脚在空中砰的一声相撞在一起,张大牛只是晃了晃身体,杨副官却是倒退一步后才站稳。
几乎同时。在秦峰身后的两名行动人员也一左一右上前,把杨副官移动的空间压得死死。
周围有四名驻防军士兵,原本还准备支援他们的杨副官,但被团长给挥手制止。此时团长因为刘老师的死,对杨副官起了疑心。
“怎么,现在还不相信我之前说的话?还是说,你原本就知道这事情,只是因为要一个理由对你的刘老师出手,这才装成不知道?”秦峰的目光和言语,就像是支利箭,射入杨副官的心里。
“还有我再告诉你一件事情,那位教何海波怎么骗你的老板,我知道是谁,他也是汉奸,正是与你交好的医生甘承望的汉奸小组的成员。我想在你成为汉奸后,应该也不知道这个小组的存在吧,你只是甘承望在军队中发展的一名内奸,连他的正式手下都算不上。”
在秦峰看来,杨副官这人就是个偏执狂,从现有的情报中能看出,他虽然被何海波所骗,但不是没有察觉,但最后他还是按照没有察觉来做。这说明他本来就对刘老师怀有恶意,以前可能苦于没有理由,无法出手,现在好了,有人把理由送到他手中,自然乐得装糊涂。
如果知道了这些信息,就知道此人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小人!
刘老师连培养杨副官,都会怕别人的议论给杨副官带去压力,这才找了个杨副官的父亲救过刘老师性命的谎言来。可他就因为对方对他这么好,开始怀疑刘老师的用心。
或者在杨副官看来,把他自己代入刘老师的位置时,能让他如此做的,肯定是因为先做了对不起对方的事才能如此。
这就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刘老师死的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