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这不就成了吗?(第2页)
有道是,“雷霆雨露,莫非天恩”。
可老百姓也讲话了,“要给就给,不给拉倒!”
自古以来这玩意也没有说还能让臣子自己扒拉、挑选的吧?当是菜市场里挑拣萝卜菘菜呢?
在白铁英看来,这就是那位过后后悔了,想食言,又不想丢面子,于是拐着弯儿地让穆清秋自己推辞呢!
可哪知这位中二的皇十八代,他是真不知道跟皇十七代客气客气啊!
居然直接头铁地说他心悦白铁英,非她不娶。
希望那位能赐婚不说,还要了“秀”字为国公的封号。
白铁英一听,就给了穆清秋一个大大的白眼。
——你是飘了?胆肥了?还是想找抽?
别说该怎么做,就是跟那位搞“既要还要”这套,可还行?
不怕那位“翻脸无情”,让你那六个字儿也剩不下吗?
然而,秀者,嘉禾也。
以白铁英现在读过的书来讲,不用穆清秋挑明,她也知道其中之意了,更何况穆清秋还“请旨赐婚”了呢?
怎能不感动?怎能不回报一二?
白铁英可不就在感动之余,也想着为穆清秋做点儿啥了吗?
这才仗着“艺高人胆大”,一次次地掏了“山贼”的老窝,一路从府城折腾到了这儿。
结果“新仇加旧恨”,也是歪打正着,端得正是福王的老巢!
当然了,赐婚是不可能赐婚的,就算那位得意他这“好九儿”,也不可能同意这事儿。
可也不知道那位是怎么想的,赐婚这事儿虽然绝口不提,但却当场定下了“秀国公”的封号。
——估计是为了拿封号堵他“好九儿”的嘴,顺便再断了他想要赐婚,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吧!
不过白铁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穆清秋这么冒险,也是有原因的,只是没跟白铁英说而已。
他这次回京后发现,那位似乎更沉迷于求神问道了,皇宫里的香火烟气,远在外城就能看到。
而四皇子和七皇子的争斗,也朝内、朝外每日里斗得乌眼儿青,对他的敌意也更重了。
不说二哥的心思他是早就知道了的,就是为了他对白铁英的诺言和叶家将来,他便是“不争”,也得争了。
可他是真对那个位置没兴趣,所以在请教了母妃后,做出了一个看似“破釜沉舟”的决定。
——那就是把他想要的都摆到明面上来。
就像白铁英说的,那位再不理朝政,也不会任由别人惦记,所以他母妃也给出了相同的答案,让他先入局,才有可能抽身出来。
可抽身是抽身,还不能让那位觉得他是不稀罕。
是以在赵大将军同他一起汇报了崔家一事后,他便借机说了福王一事。
也正因此,圣寿节才会有那六个字的功臣号。
可他还未加冠,连个虚职都没有,又上哪儿称“臣”去呢?
是以那位也不知道是搭错了哪根筋,可能是被磨盘大的灵芝冲昏了头脑吧,居然说要给他封个国公。
看看,果然后悔了吧?真是不出母妃所料!这便有了穆清秋请求赐婚一事。
俗话说,“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那位不同意赐婚是一定的了,但正好借机行事,这事儿成与不成的,都对穆清秋无害。
一是可以间接向那位表明自己无意犯上,没有忤逆之心;
二来嘛,哪个年轻人还不犯回错呢?
让那位看出他心思不深,甚至还有教导、引领他的必要,但凡拿他当亲儿子,都不会任由他“钟情”于一个村姑的。
可赐婚一事不成,之前自己“金口玉言”过的事儿还不成,那位也是要脸面的啊!
那么“秀”字,这个属于小国封爵里最末位的一个封号,这不就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