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接踵而来
万历二十年春,倭国堺港。
春寒料峭,日本畿内地区的萧条并未因季节更替而有丝毫好转。
堺港,这座曾经繁华喧嚣的贸易港口,如今也显得冷清了许多。
一艘悬挂着朝鲜旗帜的官船缓缓靠岸,船体不大,却显得格外醒目,带着一种不言自明的胜利者姿态……
船上走下一行人,为首者的中年男子,生的极为肥胖,目光锐利,身着朝鲜一品大员的官服,气度沉凝,不怒自威。
他便是朝鲜王朝的领议政,相当于大明朝内阁首辅,金正三。
此次他亲自渡海而来,身负重任,催讨倭国按照《北京条约》应支付给大明的第一笔战争赔款……
至于为什么是欠大明朝的款项,一个朝鲜的官员来催要。
是因为这个金正三不仅仅是朝鲜国的领议政,还有着另外一层身份。
在万历十八年,万历十九年,金正三两次奔赴北京城,得到了大明天子亲自召见,并且相聊甚欢。
万历十九年,金正三回到朝鲜后,便一直渲染自己见到大明天子的故事。
把这段回忆翻来覆去讲了百遍。
他说天子见他跪地时,竟笑着抬手让“卿近前说话”,还赐了江南新贡的碧螺春,茶盏是莹白的甜白瓷,说自己应答农事时,天子频频点头,夸“朝鲜有贤才”,“有故人之风”,还在召见结束之前,像是自问自答了一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朝鲜的坎,终究是躲不过去。”
一来二去,汉城百姓都知道,自家大人都得天子来的重视。
并且,朱翊钧还给金正三封了两个大明的官职。
大明朝兵部侍郎衔,宁国公府总理执事,算是宁国公府的五号人物……所以,这次来,一是代表朝鲜,第二个就是代表朝鲜宁国公府。
码头上,早已得到消息的石田三成带着几名憔悴的倭国官员在此等候。
石田三成的病容未愈,脸色依旧苍白,强打着精神,见到金正三下船,连忙上前,依照礼制,深深鞠躬行礼,姿态放得极低:“石田三成,恭迎上国天使金大人驾临。”
金正三微微颔首,算是回礼,态度不冷不热,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疏离感:“石田奉行不必多礼。”
“已备好酒宴,与上使接风洗尘。”
“本官奉天子命令而来,事务紧迫,还是先安顿下来,商议正事为上。”
石田三成连声称是,不敢有丝毫怠慢,亲自引领金正三一行前往京都安排好的馆驿。
沿途所见,让金正三心中冷笑之余,也不禁有些感慨。
街道冷清,市面萧条,行人大多面带菜色,神色惶恐,不少人家门前依旧挂着丧幡,一片劫后余生的凄惶景象。
这与如今正在逐渐恢复生机的朝鲜鲜沿海城镇,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日后,在馆驿内分宾主落座后,简单的寒暄过后,金正三直接切入主题,没有任何迂回:“石田奉行,本官此行目的,想必你已清楚。《北京条约》规定,贵国需赔偿大明军费损失共计白银一千五百万两。首期一百五十万两,约定于今年三月底前交付大明。如今期间将至,不知贵国筹备得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