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对马岛之冬 2(第2页)

李成梁稳坐中军,不断接收着各路人马的战报。

他的命令清晰而冷酷:“遇抵抗者,格杀勿论。降者不杀,集中看管。清扫务必彻底,不留死角……”

随着向岛屿腹地的深入,开始遭遇零星的、绝望的反抗。

一些饿疯了的倭兵三五成群地发起的自杀性冲锋,往往很快就被严阵以待的明军弓箭射成筛子。

真正的战斗发生在几处较大的、由残余将领控制的营地。

在岛中央一处地势稍高的山谷营地里,加藤清正聚集了约三四千名还能动弹的士兵。

他们吃光了最后一点“储备”,瞪着血红的眼睛,做着最后的困兽之斗。

当明军的旗帜出现在山谷入口时,加藤清正发出了野兽般的嚎叫,带着这群形销骨立却异常疯狂的士兵发起了冲锋。

场面一度有些混乱,饿的头发懵的倭兵早就不知道怎么打仗了。

他们完全不顾伤亡,凭着最后一股血气猛冲猛打。

明军结阵而战,弓弩齐发,火铳轰鸣,长枪如林。

倭兵的冲锋如同浪花拍击在礁石上,粉身碎骨。

战斗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山谷里便铺满了倭军的尸体。

加藤清正身中十余箭,如同刺猬般倒地,死不瞑目。

类似的场景在几处据点重复上演。

每一次抵抗都异常惨烈但短暂,最终都以倭军的全军覆没而告终。

明军的推进坚定而高效,碾碎一切障碍。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明军对整个对马岛进行了拉网式的彻底清剿。

搜捕藏匿的残兵,清理尸体,大部分集中焚烧深埋,以防瘟疫,收缴一切有价值的战利品。

战役结束时,统计的战果触目惊心,累计斩首五万余级,俘虏约两万三千人,几乎全是奄奄一息的饥民和伤兵。

考虑到围困期间饿死、病死者以及自相残杀消耗的数量,丰臣秀吉投入对马岛的超过四十万大军和民夫,最终存活下来的,十不存一。

这对于总人口不超过一千二百万,且此次损失了大量青壮劳力和士兵的倭国而言,是一次空前惨重、伤筋动骨的巨大损失。

那两万多名俘虏,命运已然注定。

他们被戴上枷锁镣铐,如同牲口一般被押解上船,运回朝鲜。

等待他们的,不是释放或交换,而是无尽的苦役。

根据李成梁的奏请和皇帝的批复,这些战俘将被分散押往朝鲜各地的官营矿场以及最艰苦的筑路、修城工程中,充当免费的、消耗性的劳动力,直至死亡。

他们的血肉,将用来弥补战争对朝鲜造成的破坏,并成为大明胜利的又一种注脚……

万历二十年,对马岛彻底沉寂了下来。

硝烟散尽,只余下焦土和十几个万人坑……

标志着大明帝国对这场跨越国境的征伐,取得了彻底而血腥的胜利。

李成梁站在已然肃清的岛岸,望着苍茫的大海,开始起草那份准备在新年之际呈送北京的、宣告最终胜利的捷报……

而在大明围剿对马岛上的武士集团的时候,从天津来的石田三成,很幸运,成为了见证者……

………………

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