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明倭战争 12(第2页)
他的话语中依然残留着过往的骄傲,一种源于无数次内战胜利积累起来的、对己方陆军战斗力的绝对自信。
实际上,这种自信在开战之初,九鬼嘉隆就有,只不过是对自己麾下的水军,现在水军迟迟不得进展,自信也转移到了陆军身上。
在他看来,海上的挫折只是暂时的,战争的最终胜负,终究要靠武士刀来决定。
然而,这自信如今却显得有几分苍白,甚至有些……一厢情愿。
帐内再次陷入争论,有的主张冒险一搏,有的坚持继续消耗,有的则提议再次向本土请求更多援兵和物资。
但这么多打过仗的将领们的基本共识是,在当前情况下,发动一场旨在夺取巨济岛的大规模作战,风险极高,极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九鬼嘉隆听着部下们的争论,脸色阴晴不定……
而与此同时,灰色的天空下,铅灰色的海水缓慢起伏,反射着冰冷的光泽。
一艘倭国的关船和一艘速度更快的火矢船,组成一支小小的巡逻编队,正在这条无形的“中线”附近游弋。
船上的水手和武士都紧绷着神经,目光不断扫视着雾气朦胧的海平面。
几乎在同一时间,了望哨发出了警报。
对面,两艘朝鲜战船的轮廓从薄雾中显现。
一艘是经过改装、侧舷开了炮窗的板屋船,另一艘则是体型更小、但更灵活的挟船,船首似乎也架着小炮。
双方的距离在缓慢拉近。空气仿佛凝固了。
倭国关船的船长,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武士,死死盯着对方。
他能看到对方甲板上忙碌的人影,甚至能隐约看到炮窗后面黑黢黢的炮口。
“进入射程了!船长!”舵手紧张地喊道。
老船长却没有下令攻击。
他只是举起一只手,示意戒备。
同样,对面的朝鲜船只也没有开炮,甚至稍稍调整了航向,似乎想保持距离。
这种对峙持续了约一炷香的时间。
双方都能清晰地看到对方的旗帜和武器装备,海浪拍打船体的声音显得格外响亮。
终于,朝鲜的板屋船船首冒起一股白烟,一声炮响传来。
但炮弹并未射中倭船,而是远远地落在倭船侧前方数百米的海里,炸起一根短暂的水柱……
这是一种警告,也是一种……交流。
倭国老船长暗骂一声,同样下令还击,也是打了一炮。
做完这个动作,倭国关船率先开始转向。
而对面的朝鲜船只,也几乎同步地开始转向,向着巨济岛方向驶去。
没有厮杀,没有接触。
就像两头在领地边界相遇的猛兽,互相龇牙低吼一番,然后默契地各自退开。
他们都清楚,一旦真的交火,很可能演变成一场追逐战。
倭船害怕被闻讯赶来的朝鲜主力舰队缠住,葬身在这片冰冷的海域。
朝船也同样担心附近是否有倭国的埋伏或更大的巡逻编队。
这种脆弱的、冰冷的默契,是在无数次小规模接触和流血后形成的。
只要对方不越过那条心理上的“线”,不试图冲向己方的核心海域,就尽量避免死斗。
活下去,等待大局的变化,成了双方底层指挥官和士兵心照不宣的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