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曹膺
沈攸回到府中,屏退闲杂,只留长子沈彻与两个孙子沈横渡、沈横江在书房。室内檀香袅袅,却驱不散沈相眉宇间的沉郁与凝重。
“今日朝堂,秦王一席话,深得圣心。”沈攸的声音低沉,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两个孙儿,“陛下已决意御驾亲巡青州。秦王心思缜密,绝非池中之物,他既已显露锋芒,日后必为楚王之大敌。”
他顿了顿,指尖轻轻敲击着紫檀扶手,“横渡,横江,你二人常在京中行走,与秦王年纪相仿,可知他平日与哪些人走得近?尤其,可有才学上乘、堪为臂助之人?”
沈横江年轻气盛,闻言立刻道,“祖父,要论才学,那些围着秦王转的王孙公子,哪个能比得上大哥?大哥去年才十六便中了举人,京中同辈里也是头一份!”
沈横渡则沉稳许多,他沉吟片刻,才缓缓开口,“祖父,孙儿观秦王殿下,交往看似广泛,实则颇有章法,除了一些勋贵子弟,他确与几位才学之士颇有往来。其中若论才学第一人……孙儿以为,当属秦王母舅,礼部郎中曹膺,曹大人。”
“曹膺?”沈彻眼中精光一闪,这个名字勾起了他久远的记忆,“贵妃的那个胞弟?儿子还记得,此人曾是当年名动京华的神童,九岁秀才,十二举人,十五岁便金榜题名……确实是个惊才绝艳的人物。”
“正是此人,”沈横渡点头,“秦王殿下似乎颇为倚重这位舅父。孙儿曾受邀参加过曹家举办的诗会,席间秦王殿下与曹大人私下交谈甚密。曹大人虽多年沉沦下僚,但其人言谈间对时政剖析入木三分,见解独到,常有发人深省之语,绝非等闲。孙儿亲耳听其点评过几件朝中积弊,鞭辟入里,直指要害。只是……”
他顿了顿,语气略带惋惜,“曹大人如今在礼部郎中之位,既无路可升,便颇有些散淡自适之意了。”
沈攸的手指在扶手上停住,缓缓摩挲着光滑的木质纹理。
曹膺……当年本该一路青云,但年纪轻轻就得罪了上司,被打压几番后,就放弃了晋升,十年如一日待在礼部郎中的位子上。
一个被岁月磨平了棱角、被官场压制了锋芒的天才,却依然保留着那份洞悉世事的敏锐和指点江山的才情,沈攸倒是欣赏这样的人,只可惜其姐曹蘅为贵妃、秦王为外甥的身份,让这份关系天然紧密,难以离间。
沈相淡淡一笑,他心中已然明了。秦王身边有这样一位兼具才学的智囊,其威胁,远大于那些浮于表面的勋贵子弟。
沈攸不再言语,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暮色,手指无意识地在扶手上轻轻叩击着,仿佛在无声地计算着什么,一个念头悄然成形——此等助力,断不可留。须得寻个万全之法,或使其彻底失势,或……永绝后患。
与此同时,秦王齐瑾并未直接回府,而是策马来到了位于城西一处闹中取静的宅院——其母舅曹膺的府邸。曹膺早已分家另过,宅院不大,却布置得雅致精巧,颇有几分“大隐隐于市”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