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2章
“当然,我觉得您布局科技产业这条路非常明智正确,这是在提前规避风险,也是融入国家发展大战略的最好时期。这条路,要不断深化加强,投入多少都不为过,说不定能培育成战略支柱性产业。” “回到华同集团,省里踩刹车是对的,既然停下了就得进行大检修,该换的换,该修的修,该减的减,这时候不能瞻前顾后,如果考虑的太多,这次改革很有可能会失败。”
高梵通过专业的视角剖析南江经济现状,王青峰深思了许久,道:“我看方案里提到有两家上市公司要退市,有必要吗?”
高梵坚定地道:“非常有,证监会已经发出预警,并警告过两次,即便不主动退出也要强制终止。国企的上市公司毛病很多,财务很乱,随意性很大,很多账目不清晰,资金去向也不明朗,到底是投资了还是挪用了,不得而知。说不好听的,这是在股市套取资金,严重违法。”
“退市后进行系统梳理,不良资产全部清理消化,整合成一家公司重新上市。这里,我的建议是进行混改。”
王青峰在快速思考,沉默了许久后又转向另一个话题,道:“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已经促成蓝海数科和深科技的深度合作,接下来,深科技将以云谷湾为核心,全面展开资金技术投入。除了深科技,还有迈弛、高盛、宏达等十几家企业,也在云谷湾布局大数据中心建设。”
“今年,省里计划云谷湾投入百亿扶持,到年底,能帮助蓝海数科上市吗?”
高梵问道:“您计划是去科创板还是创业板?”
“科创板最好。”
高梵微微摇头道:“比较困难,上市的条件非常苛刻,营收达到多少亿,专利发明不少于多少项,核心团队人数不少于多少人,而且要持有国家级资质认证,比如说小巨人。这还没算复合增长率,市场占有率,投资持续性等等。如果非要上市,只有一条路,借壳上市。”
“我倒觉得没必要走得这么快,毕竟刚成立,后年上市是最好,明年也行。”
高梵从商业角度分析,坐在旁边的乔岩通过王青峰的表情听到了另一种声音。领导考虑问题不光考虑经济因素,还夹杂着政治社会等复杂情感。
说直白一点,王青峰想赶在林成森调离之前冲一波业绩。科技企业上市,再加上承办全国科技论坛峰会,光这两项足以让政绩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