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4章 省委书记召见(第2页)
沈青云的语气斩钉截铁,目光与顾青山直视,缓缓说道:“组织部门是管干部的关键部门,必须干净过硬。彭东南同志确实不适合再担任组织部长了。”
顾青山的指尖在报告上停顿片刻,突然问道:“那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阳光从他身后照过来,在脸上投下浓重的阴影,看不真切表情。
沈青云的心跳漏了一拍。
推荐组织部长人选,看似是信任,实则是陷阱。
推荐对了还好,推荐错了,将来出了问题就是他的责任。
更重要的是,在顾青山和李跃进的博弈中,任何人事推荐都可能被贴上派系标签。
“这应该由省委研究决定。”
沈青云垂下眼帘,目光落在茶杯里沉浮的茶梗上,缓缓说道:“滨州市委坚决服从省委的安排。只要是能严格把关、公道正派的同志,我们都欢迎。”
顾青山嗯了一声,没有再追问。
他拿起桌上的经济报表,话题突然转到了滨州的经济增速上:“一季度你们的增速是百分之七点三,在全省排第五,不错。但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还是低了点,要加把劲。”
沈青云连忙应道:“我们正在推进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引进了三家半导体企业,预计下半年能投产。”
他翻开笔记本,报出一串数据:“还有那个新能源汽车项目,征地工作已经完成,下个月就能开工。”
顾青山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在报表上划几笔。
阳光渐渐西斜,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沈青云的脚边。
沈青云能感觉到,刚才的人事话题并没有结束,顾青山只是在等待更合适的时机。
“民生工作不能松。”
顾青山突然合上报表,目光重新变得锐利:“王天祥的案子虽然结了,但老百姓心里的疙瘩未必解开。要多到基层去走走,听听他们的真实想法。”
“是,我每周都安排了下基层的时间。”
沈青云想起昨天在社区见到的老人,老人拉着他的手说现在夜市不收保护费了,眼里的光比阳光还亮。
顾青山点了点头,抬手看了眼腕表:“行了,你回去吧。滨州的工作很重要,不能出岔子。”他的语气缓和了些,甚至带上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期许,对沈青云说道:“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候。”
沈青云起身告辞时,注意到顾青山办公桌上的相框。
那是去年全省两会时的合影,顾青山坐在前排中央,李跃进在他左边,两人的肩膀挨着,脸上都挂着标准的微笑。
可谁都知道,这两位省委主要领导的关系,早已像这相框里的照片一样,看似亲密实则疏离。
走出省委大楼时,夕阳正将天空染成金红色。
沈青云坐进车里,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方向盘,脑海里反复回放着顾青山的每一句话。
“顾青山为什么突然问我组织部长人选?”
沈青云在心里琢磨着。
高长河已经汇报过情况,按说省委直接研究决定即可,没必要再征求他这个市委书记的意见。除非……顾青山在试探他!
试探什么?
试探他有没有拉山头的野心?
还是试探他背后有没有沈振山的授意?
沈青云想起父亲说过的顾李之争,突然明白了。
在这个敏感时期,任何人事调整都可能被解读为派系动作。
顾青山既要调整彭东南,又不想落下打压异己的话柄,所以才要借他的口来表态。
“难怪高长河那么痛快就答应研究。”
沈青云自嘲地笑了笑。
高长河显然看穿了顾青山的意图,把皮球踢给省委书记,自己落得清净。
而他这个滨州市委书记,看似被尊重意见,实则是被卷入了更深的漩涡。
司机小心翼翼地问:“沈书记,回市委吗?”
“回。”
沈青云深吸一口气,将那些复杂的思绪压下去。
车窗外的省委大院渐渐远去,石狮子的轮廓在暮色中变得模糊。
他知道,不管顾青山是试探还是真的征求意见,自己的回应都没有错。
在人事问题上保持低调,把决定权交给省委,永远是最稳妥的选择。
当然。
沈青云也很清楚,自己的方向是没有错的,查处腐败,整顿作风,让老百姓能踏踏实实地过日子,这是正确的事情。
至于那些高层的博弈和试探,就像这车窗上的雨痕,总会被风吹散的。
沈青云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鼻尖似乎又闻到了滨州夜市的烤冷面香味,混杂着槐花香,那是比雪茄味更让人安心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