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2章 震怒(第2页)

说着话,他的目光扫过在座的人,省长李跃进的座位还空着,旁边的副省长们正低声交谈,话题似乎离不开上周的省委常委会。

八点半整,李跃进推门而入,深灰色西装的领口系着规整的领带。

“人齐了?”

他在主位坐下,将公文包往桌下一塞,淡淡地说道:“开始吧,向阳同志先通报情况。”

林向阳推了推眼镜,翻开笔记本:“上半年全省经济增速百分之五,低于预期两个百分点。主要问题在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增速下滑明显……”

他的声音平稳得像流水,偶尔抬眼扫过众人,缓缓说道:“各市情况不一,滨州的表现还算亮眼,第二季度增速百分之七点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沈青云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心里却在盘算着组织部长的人选。

林向阳提到滨州时,李跃进的目光在他脸上停顿了两秒,那眼神里有审视,也有说不清的意味。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分管副省长们依次汇报。

分管农业的副省长提到抗旱资金缺口,声音里带着焦虑。分管交通的副省长抱怨高速公路项目征地难,手指把文件翻得哗哗响。

沈青云偶尔插言,提到滨州在农田水利和征地补偿上的做法,李跃进听得格外认真,还让秘书做了记录。

“青云同志。”

李跃进在最后看向他,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滨州作为省域中心城市,下半年有什么打算?尤其是在拉动民间投资方面。”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沈青云身上。

他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碰撞的声响格外清晰:“我们计划从两方面发力。一是优化营商环境,上个月查处了一批吃拿卡要的干部,接下来要建立企业投诉快速响应机制。二是盘活存量资产,把开发区的闲置厂房改造成标准化产业园,吸引中小微企业入驻。”

“哦?”

李跃进的眉毛挑了挑,惊讶的说道:“听说你们最近查处了不少违纪干部?”

他的目光扫过沈青云,带着探究:“力度不小啊。”

“是的。”

沈青云迎着他的目光,语气不卑不亢:“不是力度大,是必须要查。”

他顿了顿,对李跃进补充道:“省委省政府一直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滨州只是落实得更彻底些。”

他刻意提到省委省政府,既表明态度,又没直接牵扯到顾青山和李跃进的矛盾。

林向阳适时插话:“滨州的做法值得借鉴。省纪委最近也收到不少反映,说是基层微腐败影响营商环境,看来确实要加大查处力度。”

他看向李跃进,认真的说道:“省长,是不是可以在全省推广滨州的专项核查经验?”

李跃进没立刻回答,反而端起茶杯抿了口。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墙上的石英钟在滴答作响。

沈青云的心里掠过一丝警惕,这看似平常的讨论,或许藏着更深的政治考量。

“可以考虑。”

李跃进放下茶杯,终于表态道:“但要稳妥,不能搞运动式反腐,影响干部积极性。”

他看向沈青云,严肃的说道:“青云同志,你兼任着滨州市委书记,要把握好分寸,既要惩治腐败,也要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是。”

沈青云点头,心里却明镜似的。

李跃进这是在提醒他,别借反腐之名排除异己。

毕竟这种事情在官场当中不是什么新闻。

会议很快便结束了,他站起身的时候,阳光正好透过高窗照进来,在红木长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省长。”

沈青云笑着说道:“如果没别的事,我先回去了了,市委那边的专项核查到了关键阶段。”

“没问题。”

李跃进挥了挥手:“有什么需要省里协调的,直接找向阳同志。”

沈青云没有废话,转身便离开了会议室。

走出省政府大楼的时候,沈青云才发现外面又下起了小雨。

张耀祖撑着伞跑过来,公文包顶在头上挡雨:“沈书记,车在那边。”

他注意到老板的眉头一直没松开,这才小心翼翼的问道:“是不是会议不顺利?”

“没什么。”

沈青云钻进车里,雨水在车窗上划出蜿蜒的痕迹,想了想说道:“给省委组织部高部长办公室打个电话,说我明天上午想去汇报工作。”

张耀祖愣了愣,随即点点头:“好的好的,要是问起来汇报内容……”

“干部人事方面的。”

沈青云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雨幕中的省政府大楼越来越远。

“有些事,还是让上面定夺更稳妥。”

他想起父亲的话,在复杂的局面里,保持定力比贸然出手更重要。

车子快到市委大院的时候,沈青云的手机响了,是熊杨打来的。

“沈书记,赵峰伟已经控制住了,在他办公室搜出了三本受贿账本。”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兴奋:“另外,我们发现彭东南同志的侄子在开发区开了家建筑公司,承接了好几个政府项目。”

沈青云的手指猛地攥紧了手机,指节泛白。

“知道了。”

他的声音平静得像结了冰,一字一句的说道:“继续查,别放过任何线索。”

挂了电话,他望着江水在雨幕中奔腾,突然觉得,滨州的这场反腐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