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0章 父子谈心(第2页)

沈振山的手指在名单上敲了敲:“彭东南那边,要盯着点。”

他记得这个组织部长,当年在省委党校学习时就爱搞小圈子,时隔多年依旧如此:“组织部门是关口,不能让他把风气带坏了。”

“我已经让他提交了干部考察工作整改方案。”

沈青云的声音冷了些,缓缓说道:“上个月的常委会上,我敲打过他。再出问题,就得动位子了。”

这是他的心里话,市委组织部长必须是市委书记的人,如果彭东南不能贯彻自己的想法,那就别怪自己不客气了。

父子俩正说着话,沈青云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是母亲柳云竹打来的。

“你们两个聊完了么?”

柳云竹笑着说道:“静静刚才打电话,说跟姥姥姥爷都等你们半天了,问你们什么时候下来。”

“好,我知道了。”

沈青云点点头,笑着说道:“我和我爸这就回去。”

挂断电话,他无奈的对父亲说道:“赶紧吧,您孙女着急了。”

听到他的话,沈振山顿时笑了起来,赶紧对着镜子整理衣服,笑着说道:“那就快点吧,可不能让她着急。”

都说隔辈亲,对于自己的宝贝孙女,沈振山还是非常疼爱的。

……………………

酒店楼下的梧桐树下,柳云竹正牵着沈静的手说话。

小姑娘穿着粉色的公主裙,皮鞋上的蝴蝶结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看见沈青云父子,她突然挣脱奶奶的手,像只小炮弹似的冲过来,抱住沈振山的腿:“爷爷!你怎么才回来呀?”

“哎呦,我的宝贝。”

沈振山再也没有了平日里的威严,弯腰抱起孙女,胡子茬在她脸上蹭出一串笑声:“爷爷去给静静买糖了。”

说着话,他居然从口袋里掏出个糖纸包,里面是五颜六色的水果糖,笑着说道:“你看,都是你爱吃的。”

“爷爷真好。”

沈静的小手在沈振山的西装上抓出褶皱:“那我就原谅你没给我带玩具啦。”

“下次给你带飞机的模型。”

沈振山刮了刮她的鼻子,眼里的笑意漫出来:“不过得先告诉我,最近有没有好好学习?”

“当然有。”

沈静挺起小胸脯,得意的说道:“我数学考了一百分呢。”

周雪走过来时,伸出手接过女儿,笑着说道:“爸,上车吧,静静她姥姥在家里准备了晚饭。”她的目光在沈青云脸上停了停,看见他眼底的轻松,悄悄松了口气。

“好。”

沈振山点点头,对这个儿媳妇自然是非常满意的。

一行人上了车,很快就朝着家里而去。

车子刚拐进军区大院,就看见周远山和沈凤琴站在楼下。

周远山穿着洗得发白的军装,沈凤琴的围裙上还沾着面粉,显然是正在包饺子。

“亲家公。”

沈凤琴迎上来,笑容里带着热络:“可把您盼来了,静静念叨好几天了。”

“凤琴妹子,辛苦你了。”

沈振山握住她的手,目光在她鬓角的白发上停了停:“看这精气神,比上次见你还好。”

周远山也过来跟沈振山握手,他不善言辞,脸涨得通红,主动说道:“首长,家里都准备好了,就等您了。”

“老周你太见外了。”

沈振山摆摆手,笑着道:“我都已经退休了,你叫我老沈,我叫你老周,怎么样?”

“好。”

周远山闻言也只好答应下来。

他明白沈振山的意思,很显然是不希望自己因为他的身份太拘谨了。

客厅里的圆桌已经摆好了菜,炖鸡汤的香气漫了满屋子。

沈静坐在沈振山腿上,小手抓着个鸡腿,油汁蹭了爷爷一裤子。

“爷爷,你什么时候回燕京呀?”

她含混不清地问,嘴角挂着黄澄澄的油。

“再陪静静你待几天。”

沈振山用纸巾擦着她的嘴,目光扫过满桌的人,儿子儿媳、亲家夫妇、孙女,还有墙上挂着的全家福,突然觉得眼眶发热,自己好像很久没有享受这种天伦之乐了。

“等你放暑假,爷爷带你去爬长城。”

他笑着对沈静说道。

“太好了!”

沈静欢呼着跳下来说道:“我去告诉同学,我爷爷要带我去长城!”

她像阵小旋风似的冲进卧室,留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柳云竹给沈振山盛了碗汤:“别老惯着她,都被你宠坏了。”

话虽这么说,眼里的笑意却藏不住。

沈青云看着父亲喝汤的样子,突然想起小时候。那时候父亲总在外地工作,每次回家都会带糖给他吃,藏在公文包的夹层里,像藏着个秘密。

如今角色换了,父亲成了需要被照顾的人,而他自己,也成了别人的依靠。

“对了,爸。”

沈青云喝了口酒,脸颊微微发烫,忽然问道:“您上午说,明年可能调我去其他省份?”

沈振山放下汤碗,纸巾擦了擦嘴角:“是有这个打算。”

他给儿子夹了块排骨,认真的说道:“你还年轻,在江北省不能一直待下去,换个环境能多些历练。”

周雪的手顿了顿,汤勺在碗里划出涟漪:“去哪个省份?还是做市委书记吗?”

“可能去东部沿海,也可能去西部。”

沈振山的目光掠过沈青云,平静的说道:“具体岗位还没定,但肯定要比现在的担子重。”

他看着儿子眼里的诧异,补充道:“多在几个地方摔打摔打,才能知道不同地区的老百姓需要什么。”

沈凤琴的筷子停在半空,不解的问道:“那滨州的工作怎么办?刚理顺……”

“组织上会安排好的。”

沈振山的声音沉稳,缓缓说道:“干部流动是常事,关键是把眼下的事做好。”

他看向沈青云,严肃的说道:“你在滨州的民生工程、扫黑除恶,都得有个收尾,不能留尾巴。”

沈青云重重点头,拿起酒杯和父亲碰了一下,玻璃相碰的脆响里,有传承,也有期待。

窗外的夜色浓了,家属院的路灯亮起来,在地上投下温暖的光晕。

他知道,不管将来去哪个省份,父亲的话都像指南针,指引着他该往哪里走,往老百姓需要的地方走,往能做事的地方走。

客厅里的笑声漫出窗外,和着晚风里的槐花香,酿成了最动人的人间烟火。

沈振山看着儿子鬓角的白发,突然觉得,那些白发不是岁月的痕迹,是勋章,是一个干部在基层踏踏实实干过的证明。

有这样的儿子,他是非常骄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