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2章 《调琴啜茗图》(第2页)
讲完以后。安悦溪期盼的望着林熙:”林叔叔。月夕讲的对不对?“你先摸了摸他的脑袋。称赞的说道:”非常对。那叔叔也给你讲一个故事。好不好。”
安悦溪双眼发亮。雀跃到:”什么故事啊?快讲快讲。“林熙想了想:”这个故事叫做。杜甫智斗刁县令,诗圣杜甫,-生坎坷,仕途艰难,50多岁时,携妻儿全家到了沙头镇。
他刚到沙头镇时,没有生活来源,虽有弟弟杜观及朋友们的接济,但毕竟是寄人篱下,非长久之计。于是,在众人的帮助下,他开了个百草堂中药铺,以卖药为业,聊度岁月。
药铺开张后,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对有的实在付不起药费的,还免费赠送。当地百姓对此赞不绝口,都到这儿来买药。可这样一来,就得罪了另外几家药铺的主人。他们买通了当地县令,想砸杜甫的百草堂药铺。
一个雨天,药铺里顾客不多。突然门“咣当”一响,进来一位书吏,只见他横眉立目,旁若无人,将手中的药方往柜台上一甩,大声说:“这是县令大人急需的药,赶快照单发药,若配不齐,你们休想再在此卖药!”
药铺的伙计赶快拿过药方,一看都愣住了,只见上面开的四味药是:“行运早,行运迟,正行运,不行运。”
有个老伙计忙赔笑道:“你老哥是请哪位高明郎中开的药方,怎么我们见都没见过……”
书吏不等他把话说完,开口就骂:“你们开的是什么中药铺?快给我把杜老倌叫出来,配不齐县令大人的药,我就砸掉你们的招牌!”
伙计们不敢怠慢,忙把此事告诉了杜甫。杜甫一听就知道是来故意刁难的,拿过药方一看,便冷冷一笑,接着他随手取了四味药,走了出来,见了书吏,杜甫拱手问道:“这位大哥请了,不知县令大人有何见教?”
书吏并不看杜甫,只是傲慢地答道:“照方发药!否则休怪我砸你的招牌!”
只见杜甫不慌不忙地说:“县令大人需要的药,我们药铺应有尽有。”说着,他拿出四味药:一片萝卜干,一块生姜芽,一只鲜李子,一颗干桃肉。
书吏一看傻了眼:“杜老倌,你这拿的都是些什么!”
杜甫道:“萝卜干是‘甘罗’之意,甘罗十二岁就当了丞相,你说他是否‘行运早’呢?”
“是。”书吏忙答。
“生姜芽是‘姜子牙’之意。姜子牙八十三岁遇文王,是否‘行运迟’呢?”
“是,是。”书吏又连声回答。
“你看这红皮李子,虽说酸不溜丢的,却正是目前市场上的俏货,可说是‘正行运’吧!”
“啊!”书吏无可奈何。
“这是隔年的桃子,经过雪冻霜打,算不得鲜果,只能入药,所以说‘不行运’了。”
书吏无话可驳,只得连连点头,拿起这几味“药”,灰溜溜地回去交差了。
说到最后。林熙补充了一句:“所以你这个的灯谜。就是萝卜干。生姜芽。鲜李子和干桃肉。”
安悦溪望着邱一龙。似乎在问他。这个答案对不对?
邱玉龙笑着鼓励到:“还不快谢谢您叔叔。”
安悦溪欢呼一声:“谢谢您叔叔。这个故事真有意思。”
安岳天说道:“灯谜解出来了。故事也听完了。快回位置坐下。不要耽搁林叔叔吃饭啊。”
小孩特别容易满足。安悦溪乖巧的答应一声。抱着那个鱼龙灯笼。乖巧的回了位置上。安雨天却像林熙歉意道:“林兄。让你见笑了。”
林熙说:“月汐这个年龄。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何来见笑之说。看得出来,他也很喜欢听故事。”
暗月甜宠溺的望了眼女儿。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请林熙多吃一点。
林熙也不客气。肚子吃得饱饱的,秋翼龙炸的酥肉哦。虽然没有林云贤的味道。但也别具一格。林熙破例吃了好多。肚子都吃撑了。
这是他半个月来。第1次吃这么饱。对邱一龙的手艺。更是赞不绝口。明明很普通的菜。却能做出人间美味。让人意犹未尽。余味犹存。当真是心灵手巧。
林熙也终于知道。安玉田这么年轻。为何有这么大的女儿?遇到邱玉龙这样温顺。善解人意的女子。果然相貌逊色一些。但也是人间佳偶,谁又能不动心呢?
一家三口隐居在此。不问世事。真可谓人间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