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茶 作品

第 66 章 叔侄(第2页)

<p>“听说你喜欢那小娘子喜欢的紧,都出宫住到人家娘家去了。”</p>

<p>谢珣神色坦然地应下:“她最近身子有所不适,侄儿陪她回去调养身体。”</p>

<p>“做得好,自己的女人当然要自己疼惜,莫管旁人说什么。”</p>

<p>“皇叔说的是,”谢珣邀他上车舆,“祖母与父皇念皇叔念得紧,咱们这便回宫吧。”</p>

<p>“好。”</p>

<p>叔侄共乘一辆马车,谢珣便也关心了一句:“怎的没见皇婶一同回来?”</p>

<p>谢瞻随意道:“哪有什么皇婶,这些年忙着练兵,没那闲工夫娶妻……”</p>

<p>而立之年,七皇叔竟还未娶妻?</p>

<p>谢珣提醒他:“皇叔此番回来,祖母怕是少不得要催你娶妻……”</p>

<p>在催婚这件事情上谢珣颇有体会,未纳姜氏之前,在婚姻一事上,母后三日一小催,祖母五日一大催,甚至整日里变着法子往他宫里塞人。</p>

<p>后来姜氏进宫后,母后那边倒是歇平了,但是祖母那边又催着他立正妃。</p>

<p>如今七皇叔久别归家,又是个没娶妻的,他已经可以预料到祖母那边会如何了。</p>

<p>谢瞻倒是不在意,说了句似是而非的话:“当年种的因,如今结的果,自作孽罢了,她喜欢催便催,与我有甚关系?”</p>

<p>谢珣隐约好像听过一些往事,当年七皇叔在京城时想娶一位女子,后来没娶成,那女子似是嫁人了,又似是离世了,不久之后七皇叔便离开京城,去驻守南境,久不肯归。</p>

<p>思及方才他说的那些话,不难猜出当初应该受了太后的阻拦,七皇叔才没能娶到那位女子,所以难免与太后心生隔阂……</p>

<p>不过,长辈的事情,谢珣也不好多说,便不</p>

<p>再聊这个话题,转而去聊边境的事宜。</p>

<p>谢瞻虽在遥远的南境,但也知晓京都的许多事情,甚至连前不久他在东内院遭遇暗杀的事情也知晓:“听说有人在东内院做局杀你,可是淑贵妃与周家那些人做的?⒄(<a href=" p="">

“是。”

“你父皇可为你做主了?”

“我并未告知父皇。”

“连我都猜得出,你父皇难道会不知道?”谢瞻冷笑道,“他就是顾虑太多,不敢动周家那对父子,才假装不知情……”

“父皇还要仰仗周家镇守西境,在没有得力的人能顶替周家父子之前,父皇也无可奈何。”

“你也怕那对父子?”

谢珣还记得十年前他与自己说过的那句话,神情笃定与他道:“不怕。”

谢瞻拍了拍他:“不怕就好!”

途径皇家园林时,谢珣掀帘往那山上的一处红色看去……

谢瞻看出他的若有所思,问他:“那山上有什么?”

“是侄儿的良娣,今日在园林游玩……”

“时辰尚早,不若你进去瞧瞧她?”

谢珣搁下帘子,虽是想去,但毕竟正事要紧,便道了声不必了:“回宫要紧。”

“回宫有什么要紧的,”谢瞻兀自叫停了马车,让车夫掉头去皇家园林,“正好,我也瞧瞧那位让我侄儿动心的侄媳妇去……”

而后自身上找了找,摸出一把镶嵌着红玉的匕首来,匕首三寸有余,巴掌长短,玲珑精致。

“这个便当是见面礼了,回头我再备个更好的。”

马车这便掉头去了园林,行至空荡处停下,旁边不远处就是姜荔雪的马车。

叔侄二人下车乘马,往山中的红叶林中骑马而去。

问了侍卫,说他们在山涧那边,可到了那处,却只见到姜意纾一人。

问过她才知,姜荔雪弄湿了鞋子,回马车利换去了,而姜梨满与薛崇柏就在不远处学骑马……

早知她在马车里换鞋子,那会儿便等她一起过来了。

不过想来她很快就能换好,谢珣便没有回去找她,正好待她回来给她一个惊喜。

山中的秋风打着矮树,卷起落叶,撩起了袍裾。

谢珣瞧见七皇叔一身薄衣,如夏衫单薄,便解下自己身上的披风,给他系上:“皇叔,京都不比南方温和,这里冷的早,日后出门要添衣……”

谢瞻倒也没拒绝侄儿的好意:“南境四季如夏,倒是忘了要备两件厚衣……”

叔侄二人随意说着话,不远处传来马蹄声,马背上一道倩影迎风而来。

风太大,打着旋吹起地上的尘埃,被马蹄一踏,便迷了姜荔雪的眼。

她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揉搓着不适的眼睛,模糊间瞧见那红林中立着两个长身玉立的人影,其中一道颇为熟悉。

那人身上的披风,还是她今天早上亲手给系上的呢。

唇畔扬起,皓齿似雪,姜荔雪心中偷偷地乐:不是说今天不陪她游玩吗?怎么这会儿过来了?

双腿夹紧马腹,她很快来到那人面前。眼睛被她揉搓的有些看不清,但也不妨碍她勒紧缰绳,利落地翻身下马,而后扑到那人的怀中,搂着对方的腰笑嘻嘻道:“殿下,不是说今天不来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

男主:孤今日不吃醋……

女主:抱错了人……

男主: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