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草 作品

218 第 218 章(第2页)

曙光厂三人啪啪鼓掌感谢。

一下子汇集了二十个专家,哪怕只能解决一两个小问题,也是曙光厂赚了!

与之相比,那个劳什子的“较差产品”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

叶满枝安慰自己,反正不会把“较差”二字贴在电视机上出厂,差就差吧。

*

当晚回家后,叶满枝不计前嫌,十分大度地亲自下厨炒菜,犒劳了一下当了恶人的吴博士。

“今天那些评委的水平咋样?”叶满枝倒了杯小酒给他,不放心地问,“应该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吧?”

“这是电子管的通病,除非你们能转产晶体管电视机,否则评委也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叶满枝:“……”

这不是浪费我感情么。

吴峥嵘与她碰杯,把酒干了,“他们今天挑出那么多毛病,如果一个也解决不了,面子上肯定挂不住,你们厂应该能得到一些实惠。”

叶满枝也觉得曙光厂能得些好处,回到厂里以后,赶紧组织工程师们与那些专家汇合,一起对电视机进行诊断。

不过,正如吴峥嵘所说,电子管电视机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4位部队的评委,在评比工作结束后就按时归队了。

剩下的16人也因为各种原因,逐渐返回原单位。

最终只有无线电研究所的副所长,仍然坚守在曙光厂,帮他们重新设计了高频头。

新款高频头的体积缩小了,成本也能节省三分之一。

这对叶满枝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呀!

她其实不担心质量,毕竟整个行业都如此,尽快把成本降下来才是迫在眉睫的!

车间每天只能生产37台电视机,高频头其实可以由厂里自行生产制作。

确定新升级的高频头可行后,叶满枝派人去本省的一家军工厂学习生产工艺。

又给无线电研究所送了一面红彤彤金灿灿的锦旗,并保证一定要把孙副所长的贡献收录进曙光厂的厂志里!

其他厂领导们:“……”

曙光厂的厂志已经厚得快要塞不下了!

对叶主任来说,能被写进厂志就是最高荣誉。

叶满枝喜滋滋道:“你们别偷着乐,年底要做明年的生产计划,咱明年生产的电视机全部使用最新高频头,到时候每台电视机的亏损就只有9块钱了!大家再接再厉,尽快让黑白电视机扭亏为盈!”

小叶主任似乎又看到了新的曙光,每天干劲满满,精气神十足。

这天下班回家后,她在家属院门口见到了常月娥。

“妈,你来了怎么不进去呀?”叶满枝挎上妈妈的手臂,“站在外面多冷啊!”

“我也是刚到,做登记呢!”

母女俩挽着手回了家。

叶满枝一进屋就去生炉子烧热水,正想问问她今天有啥事,余光里便瞧见闺女拖着一个化肥袋子进小院了。

她赶紧放下炉灰钩子,推开门喊道:“有言,你赶紧把那玩意放外面去,不许带进家门!”

常月娥问:“你跟孩子喊什么呢?有话不能好好说?”

“好好说就晚了!”叶满枝小声道,“市里要让‘百万吨城粪下乡’,号召了30多万中小学生参加积肥大会战,有言也天天跟同学一起出去捡粪,我的天啊,臭死了!”

以防被其他同学提走,吴玉琢将化肥袋子带进门,放到小院门口。

她小跑着进来,刚想跟姥姥拥抱一下,就被常月娥闪身躲过去了。

“先洗手去!”

吴玉琢紧急辟谣:“我们捡的是牛粪和马粪,不是人的!而且是用夹子夹的,没上手!”

“那你还算机灵,”常月娥吐槽道,“起球也跟同学去街上捡粪了,但他们不捡牛粪马粪。”

这年头随地大小便的情况很常见。

天冷以后,粪肥冻得邦邦硬,全被那些学生捡去学校交任务了。

城市环境因此好了不少。

叶满枝去厨房烧热水,给闺女洗澡。

盯着小崽乖乖进了浴室,她舒出一口气说:“我现在见到她那个化肥袋子就头疼。”

“所有学生都这样,都得积极表现!”

娘俩一起去厨房生火做饭,常月娥一边帮她择菜,一边讲起今天的正事。

“我这几个月跟食品厂那边谈了好几次,他们刚开始还挺着急的,隔三岔五就来做我的工作,结果这段时间又不怎么露面了。你说他们这是啥意思?”

“拖着咱们呗,”叶满枝也是搞过合并的,对大厂的心理门儿清,“国营大厂的优势明显,一般工人都愿意加入大厂工作,他们可能是想让工人逼着你就范。”

“我也觉得他们没憋好屁!”

叶满枝问:“咱之前提出的条件,食品厂不肯答应吗?”

“嗯,他们要把肉罐头业务挪去分厂,听说有好几个车间呢。分厂的级别降低半级,原来的车间主任有望在总厂当副厂长,肯定不乐意去分厂当车间主任呀。所以我估计分厂那几个副厂长的位置,应该是给车间主任们准备的。”

“别管那几个位置是给谁留的,反正咱的目标是拿下一个副主任兼副厂长。妈,你的意志可得坚定点!”

常月娥叹气说:“我倒是挺坚定的,但是厂子不是我一个人的,现在大家都知道食品厂想合并,都盼着去大厂享受福利待遇呢。最近食品厂不再继续谈判,有些人就慌了,私下说了不少风凉话。”

叶满枝问:“他们是不是说,因为你想当副厂长才耽误大家去大厂工作的?”

“差不多吧。”

常月娥一直觉得自己跟职工们相处得很好,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都一起走过来了。

没想到外面的一个浪头打过来,竟然差点翻了船。

最近弄得她有点伤心。

“你当副厂长不是应该的吗?”叶满枝不屑道,“香肠配方是你的,没有你的配方,加工厂能开起来吗?再说当年饥荒的时候,多少街道小厂都倒闭了,要不是你跟五哥一直想办法坚持着,大家早就回家了。”

常月娥如实说:“我现在不怕别的,就是担心万一两厂合并不成,反而把人心搞散了,到时候大家可能还得埋怨我!”

叶满枝将鸡蛋打散下锅,哼道:“那就让他们怨呗,厂子里总不至于没人站在你这边吧?家属院那边有人传你的小话吗?”

在家门口上班有好处,也有坏处。

单位里稍有点风吹草动,就能在整个大院里传播。

常月娥和老叶在军工大院里生活了半辈子,比较介意街坊间的口碑。

“目前还没传出什么风声,但是再拖下去就不好说了。我怀疑食品厂想把事情拖到明年,甚至是过年以后,拖得越久,职工们越着急,到时候不就可以谈条件了嘛。”

叶满枝歘欻挥舞着铁勺,偏头问:“妈,你是不是有啥想法啊?”

“是有一个,但是不太好办。”

“你先说说呗。”

“食品厂敢那么牛,不就是因为他们是国营大厂嘛,笃定我们厂的职工一定想合并过去,”常月娥说,“但是,如果出现了一个竞争对手,你说他们还能坐得住不?”

“哈哈,那肯定得着急了,这个对手也得是国营大厂。”

常月娥点点头,“我相中了滨江肉联厂和你大舅他们灌肠厂。食品厂以前不生产香肠,我们合并过去相当于从头开始,而且能否发展经营得好还不好说。但是肉联厂和灌肠厂都是老牌香肠厂了,如果能合并进去,才是真正的背靠大树好乘凉。”

要是只当个车间主任,那她宁愿去肉联厂和灌肠厂当车间主任。

“这两个厂透露过想要合并你们的意思吗?”

“没有。”

“……”叶满枝提议,“要不我帮你联系联系灌肠厂?我以前跟他们的一个副厂长打过交道。不过,先说好啊,人家厂里未必想合并,也许只能陪你演演戏。”

“演戏也行,”常月娥满足道,“让食品厂那个宋主任也急一急,顺便安抚一下职工。要是两个厂都想合并我们,那不得花时间好好考虑一下嘛!”

叶满枝跟她一起端着盘子进屋,笑道:“常主任,你这一把手不白当呀!难怪你能生出一个一把手呢!”

“哈哈!”

吴玉琢已经洗好澡出来了,正使唤亲爹帮她在炉子旁边晾头发。

“姥姥,你今天别回去了,跟我一起睡呗!”

“你刚捡完粪,臭烘烘的,我不跟你挤一块儿!”

“我用香皂洗了,可香啦!”吴玉琢拉着姥姥说,“你留在我屋里的那套衣服,我都帮你洗了,用洗衣机洗的,可干净了!”

常月娥偶尔会在闺女家里留宿,住在孙女屋里。

被她晃了几次手臂便勉为其难道:“那我就跟你挤一晚!”

*

叶满枝帮亲妈联系灌肠厂的革委会副主任,请人家帮忙演场戏。

听说光明肉制品加工厂愿意被人合并,吕主任说:“那好呀,光明厂有几款产品很不错,他们要是愿意加入进来,那我们求之不得呢。”

叶满枝:“……”

不会假戏真做了吧?

她让对方直接与常月娥联系,便甩手不管了。

“叶主任,刚才厂办那边有找你的电话。”厂办小干事跑进车间汇报。

“谁的电话?”

“一个是省报记者打来的,据说是想跟你约个采访。”

“约我吗?”

“对,那个记者说要采访你。”

叶满枝惊讶道:“采访我什么啊?”

“她说是跟工人大学有关的。”小干事说,“如果你愿意接受采访,就帮她约个时间。”

“行啊,让她这周五来厂里吧!”

叶满枝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厂里也常跟报社打交道,但每次都是他们有宣传需要,主动找人家记者出面帮忙,她还从没遇见过主动要求采访她的记者呢。

她答应了采访邀约,又问:“还有其他电话吗?”

“还有一个姓夏的女同志,让你有空给她回个电话。”小干事将写有电话号码的字条交给她。

听说对方姓夏,叶满枝心头陡然激跳几拍,连忙返回车间办公室拿起电话听筒。

只等了十几秒,电话那头便传来一道有些熟悉的女声,“你好。”

叶满枝激动地问:“夏厅,是你吗?”

“嗯,小叶最近怎么样?”

“我好着呢!”叶满枝连忙问,“夏厅,你在哪呢?已经从干校回来了吗?”

“刚回来,有空咱们见个面。”

叶满枝声音里染上哭腔,“有空有空,我现在就过去!”

夏竹筠报了地址给她,又笑着安抚:“哭什么,我也好着呢!”

“我知道!”叶满枝又哭又笑道,“我前天刚往干校寄了包裹,这回要便宜别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