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子草 作品

175 第 175 章(第2页)

这回终于见到曙光了!

“真的,”叶满枝笑着说,“而且这次能一次性采购两套半!”

按照原计划,厂里只打算在今年给他们添一套生产线,再想采购更多,就需要罐头车间自己想办法了。

但她与牛恩久恳谈过后,牛厂长也认可她的观点——争取出口订单,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朱可海。

毕竟出口创汇算是政治任务,而且出口订单有交付期限,绝对不能耽搁生产、影响交付。

所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跟上级争取更多订单,就必须增加生产设备。

原计划的1套,变成了现在的2.5套。

“厂里这次能拿出15万采购设备,要我说,既然要买新设备,那咱们就买最先进最好的。”叶满枝环视众人说,“这次把大家聚到一起,就是想商量一下买哪种设备……”

供销科长刘胜率先说:“采购新设备还是要根据市场行情来看,哪种罐头的订单最多,咱们就添置哪种生产设备!咱们厂这两年接到最多的订单就是黄桃罐头和午餐肉罐头。”

叶满枝点点头,对他的观点表示认可。

蒋文明接着说:“午餐肉的生产不受季节影响,可以全年开工。咱们采购一条午餐肉生产线是可行的,不过,国外有个销售和使用习惯是,猪肉适装方型罐。咱们现有的这条生产线和被烧毁的两条生产线,生产的都是圆形罐。我看这次不如就直接买一条方形罐的生产线。”

“蒋厂长这个提议好!”

叶满枝将蒋文明所说的记到本子上。

……

一群人在会议室里讨论了两个小时,最终决定采购一条方形肉罐头生产线,一条自动化水果罐头生产线。

这两套购买最先进的。

另外半套要与现有的半套设备适配,单独采购小型机器即可。

叶满枝将开会讨论的结果汇报给牛恩久,老牛厂长没啥异议,只要求他们节省开支,能省则省。

这次的采购工作有牛恩久支持,供销科的工作效率很高,第二天就给叶满枝介绍了几个能提供罐头设备的机械厂。

“叶厂长,要想买整套生产线的话,咱们省内只有跃进动力机械厂和滨江机械厂可供选择,咱们之前与这两家企业合作过。”

全国的罐头厂只有五十多家,而且很多罐头厂的生产设备都是进口的。

国内能制造这种大型生产线的机械厂并不多。

“15万的采购费,要是能留在咱们本省,那是最好的,而且设备的运输和安装费用也能节省不少。”

叶满枝拿上那张产品介绍,打算去实地考察一下。

这种大设备,除了在专业的展销会上看看,就只能去厂里考察了。

叶满枝喊上技术科的齐科长,三人一起往跃进厂跑了一趟。

采购生产线对食品厂是大事,但对人家这种大型重工厂来说,卖一条生产线,就跟他们卖一箱罐头差不多。

所以,出面接待三人的,是跃进厂的供销科长。

“叶厂长,你们来得正是时候!”李科长热情地说,“惠城罐头厂跟我们订了一套肉罐头生产线,结果合同刚签了一个月,人家又不要了。你们要是想采购肉罐头生产线,正好可以把这套直接带走。”

刘胜递了支烟给他,笑着说:“李科长,我们厂这次打算购置一条方形罐的生产线,咱跃进厂能给我们定制一套不?”

“怎么要方罐的呢?那是异形罐啊,”李科长的热情减退,摇头说,“不好弄。”

跃进厂的主营业务是发动机和发电机组设备,罐头生产线只能算是副业,一年也卖不出一两套。

厂里不可能为了一条生产线,增派工程师和技术员研制新设备。

别看只是把圆罐改成方罐,应用到生产设备上,那改动可就大了去了。

刘胜呵呵笑:“跃进厂这么大的规模,有什么不好弄的!咱们都是滨江的兄弟单位,你们要是能制造方形罐生产线,那另一条自动化水果罐头生产线的订单也可以交给你们。”

李科长再次摇头。

两条生产线最起码报价7万-10万,确实不是小数目了。

但是与他们的主营业务相比,这还真不算啥。

厂里忙着交付任务设备,未必有空搞副业生产。

叶满枝和技术科长全程没怎么开口,任凭刘胜这个老供销去谈。

从跃进厂离开后,叶满枝不满地皱眉:“咱们是甲方,是花钱采购的,到了他们厂里怎么像求着他们似的?”

“嗐,没办法。”刘胜出门就将烟头掐灭了,“国内基本没有专门制造罐头生产线的企业,罐头生产线一般都是大型机械厂的副业。能否接单,接什么样的单,得看人家厂里的生产计划安排。”

叶满枝问:“其他机械厂也是这种情况吗?”

“差不多,”刘胜习以为常道,“咱们厂前几年断断续续采购过六七套罐头设备,基本都是这样过来的,小额订单得跟着人家的计划走。”

技术科的齐科长咋舌道:“五六万的设备还算小订单啊?”

“呵呵,跟人家的主营业务相比,可不就是小订单嘛。”刘胜说,“跃进厂这边希望不大,明天我再去滨江机械厂问问情况。”

*

叶满枝在外跑了半天,没跑出任何结果。

回到厂里时,已经过了午饭时间。

见她回来,周如意赶忙将提前打好的饭菜送进来,顺便汇报道:“厂长,刚才党委办公室下发通知了,党委提倡在全厂推行《鞍钢宪法》!所有车间都要向罐头车间看齐,学习罐头车间的先进经验!”

叶满枝故作惊讶地问:“真的啊?”

“真的真的!”周如意一脸喜色。

她是叶厂长的秘书,叶厂长的工作出了成绩,在厂里站稳了脚跟,她也能跟着沾光!

叶满枝打开饭盒盖子,玩笑道:“那可真是可喜可贺,应该让食堂加个肉菜!”

老牛厂长转过弯以后,反应还是很迅速的。

厂里已经没有他搞一言堂的土壤了。

以前大家和平相处,没人认真搜集过他的材料,也没人向上告过状。

如今来了一个有条件上位的朱可海,怎么可能放过他的小辫子?

牛恩久主动大力推行《鞍钢宪法》,无论对食品厂,还是对他个人,都有好处。

叶满枝心里高兴,从抽屉里翻出一罐午餐肉罐头,给自己的午餐加个肉菜。

她瞅瞅罐头盒子,肉菜都有了,要不再加瓶汽水吧?

于是她又将手伸进下面的柜子,掏了一瓶橘子汽水出来。

小叶厂长一边看报纸上的连环画找乐子,一边美美地享用午餐。

下午正式上班时,她给宣传科长打了一个内线电话,请对方过来一趟。

宣传科的喻静来得很快,进门就笑呵呵地问:“叶厂长,有何指示?”

“没啥指示,”叶满枝给她倒了杯茶,“就是跟你打听点情况。”

她指了指桌上的那份报纸。

“咱们厂在报纸上打过广告吗?”

“没有,咱们厂的产品供不应求,没有打广告的必要呀!”喻静问,“叶厂长,你想给哪个产品打广告?”

“不是给产品打广告,只是想在报纸上刊登一则求购信息。”

叶满枝向她简单介绍了今天上午的经历。

甲方拿着钱上门采购,反而像求人的,这让她挺无法理解的。

“哈哈,叶厂长,你代入一下来咱们厂求购糕点面包的供销社采购员,就能理解了。”

人家供销社和副食商店也是拿着钱上门采购的,还不是得看供销科那些人的脸色?

叶满枝很不讲理地笑说:“他们是他们,咱们是咱们,咱可是拿着小十万上门的!那能一样吗?”

“那你想在报纸上刊登一份什么样的求购信息啊?”

叶满枝想了一会儿,“就说咱们滨江第一食品厂欲购五套罐头生产线,设备款在25万元左右,有该项业务的企业请与本厂联系。”

她可不想一家一家地去那些大型机械厂求购设备。

在报纸上刊登一个求购信息,让有生产能力的厂家主动上门,那效率多高啊!

喻静也觉得叶厂长这个办法不错,应承道:“咱们宣传科在报社有熟人,我跟报社联系一下,争取尽快刊登。”

叶满枝叮嘱道:“找那种全省发行的大报啊!”

“没问题!”

喻科长的效率很高,从叶满枝这里接到任务后,当天便联系了报社的熟人。

然后,叶满枝那则求购信息,就在三天后的省报中缝处出现了!

尽管只是中缝的位置,但是这年头没啥单位打广告,她这条求购信息与一则寻人启事,占据了中缝的上下两端,还算是比较醒目的。

广告连打三天,第四天的时候,厂里终于接到了打听详情的电话,甚至还有一个业务员从德化专区赶了过来,上门洽谈业务。

牛恩久这几天在忙《鞍钢宪法》,等他注意到的时候,广告已经打了三天了。

“怎么是求购5套设备?25万设备款?”

牛恩久盯着报纸蹙眉,之前明明说好了,今年先买两套半的设备,其他的等明年再说。

这怎么一个没注意就翻倍了?设备款也从15万变成25万了?

他被气得太阳穴突突直跳,喊来秘书说:“你去把叶厂长和供销科的刘胜请来!”

秘书不敢吱声,默默推门出去了。

而刘胜这会儿正坐在叶满枝的办公室里。

“叶厂长,现在已经有省内的五家机械厂与咱们联系了,你打算怎么办啊?”

“先不急,咱们再等等。”叶满枝叮嘱道,“刘科长,你先把咱们的采购要求告知这几家工厂,如果能接受的话,就让他们等通知吧。咱们厂要开一个招标会,将这五套设备一起打包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