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第 165 章(第2页)
职工们全都望向叶厂长。
啥实验?
叶满枝问:“哪位同志愿意去罐头车间跑个腿?”
上次在仓库参与打架的罗强站了出来,“叶厂长,我去吧,有什么事啊?”
叶满枝让甄主任写了一张借用1吨白糖的条子。
同时,她自己也掏出钢笔写了一张。
然后将两张条子一起交给了罗强,让他往罐头车间跑一趟,借用1吨白糖。
罗强去了将近一个钟头,等他再回来的时候,其他人已经开始工作了。
他走到台案前,对正在包糖纸的叶满枝说:“叶厂长,我先把甄主任的条子给了罐头一车间的陈主任,陈主任说他们的白糖都是按照生产计划安排的,没有多余白糖。我跟他磨了一会儿,他就让我去找保管原料的几个工人商量。”
“那你们商量得咋样啊?”
罗强笑道:“嘿嘿,甄主任的条子不好使,人家不肯借白糖,等我拿出你写的那张条子,人家才转变了口风,问我借了白糖以后,啥时候能还。”
旁边有人问:“罗强,你怎么回的呀?”
“我说一个月之内肯定能还,但那两个保管员不答应,让我找叶厂长写个条子,条子上必须有明确的还白糖日期,还得写上,要是因为出借白糖,影响了生产进度,厂里不追究罐头车间的责任。”
这种条子,领导们通常是不会写的。
谁也不确定上面什么时候能给厂里拨白糖,万一超出期限还没归还白糖,那耽误生产进度就是批条领导的责任。
除非十分有把握,否则没人愿意白纸黑字给人留下这种把柄。
叶满枝手上还唰唰包着糖纸,玩笑似的说:“有可能是我这个副厂长说话不管用,人家罐头车间不给面子。甄主任,上次牛厂长批的条子还在吗?”
甄主任说:“在,我收着呢。”
“那咱借用一下牛厂长的条子,”叶满枝笑着交代道,“罗强,你拿着牛厂长的条子,再往罐头车间跑一趟,知道怎么办吧?”
“知道知道,我攥着条子,只给他们看签名。”
罗强说完便一溜烟地跑了。
他这次去的时间不长,半小时就跑了回来。
“叶厂长,我把牛厂长的条子也给他们看了,还是不管用。人家说让牛厂长再写个条子,跟之前要求的一样,要有还白糖的日期,而且还让牛厂长写上,如果耽误了生产进度,不影响罐头车间评先进集体,不影响奖金发放。”
旁听的工人们:“……”
罐头车间的人咋这么硬气?
连牛厂长的条子都不好使?
有人问:“他们是不是看出那条子是假的了?”
“没有,他们连条子都没看,只说让牛厂长再写一张有归还日期和免责的。”罗强挠挠头说,“我跟他们车间的人打听了,他们车间里有‘仓库领料及发料制度’,领料发料都是由每个班次固定的两人负责的,要是原料对不上数,耽误了生产进度,就要追究个人的责任,奖金、评优啥的全都没份。”
其他人嘀咕道:“那谁干这个工作谁倒霉了,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呢,万一原料对不上数还得被追责。”
罗强呵呵笑道:“我刚才也是这样说的,但他们说,罐头车间对这个岗位和安全岗有额外的补贴,要是一直不出错,年底会从车间的集体奖金里提取一部分,奖励给他们。”
能多得到一份奖金,肯定有人愿意干。
罗强带回来的消息,在车间里又掀起了一阵讨论热潮。
其实厂里的各种制度挺多的,那个领料发料制度,他们车间也有。
只不过,并没有将责任明确到个人身上。
就拿这次的白糖危机来说,只要车间主任同意就能将白糖划走。
要是追究责任的话,应该追究到车间主任身上,但甄主任也是见了厂长的条子才放行的。所以,事到如今,工人们想埋怨都不知该埋怨谁。
罗强好奇地打听:“叶厂长,我听说罐头车间是《鞍钢宪法》的试点,他们的这些花样是不是因为搞了那个《鞍钢宪法》啊?”
叶满枝在心里表扬一句“上道”,笑着点点头,高声说:“罐头车间确实是咱们厂《鞍钢宪法》的试点,有些同志可能已经知道《鞍钢宪法》是怎么回事了,两参一改三结合嘛,像我和供销科的同志,每周都来咱们车间劳动一天,就是践行干部参加劳动的要求。同样的,罐头车间的工人严格把控生产原料的进出,也是工人参加管理的结果。”
“这么说吧,除了日常生产,罐头车间的所有工人,都是有责任在身的,每个人都管着车间里的一项工作,大家都是管理者。”
糖果车间里有上百人,对于叶满枝的这番话,很多人只是听个乐子、看个热闹,但有那想的多的人,就觉得罐头车间这种办法也不错。
虽然责任具体到人了,但也因为责任具体到人,降低了集体共同承担责任的风险。
这次的白糖危机,不就差点让所有人一起损失奖金嘛。
叶满枝趁机在糖果车间介绍了鞍钢宪法,但是并没有要求马上推行,只是先在大家心里播下一颗种子。
……
此事过后,叶厂长没有特意宣扬自己给糖果车间出的主意,可是解除了危机的车间工人们,自发帮她宣传了一波。
而且她有两个现成的宣传员——周如意和四哥。
周如意在厂里的亲戚多,回家稍微提一提,就能一传十,十传百。
四哥虽是刚进厂的,但他在社会上闲晃多年,拥有吸引狐朋狗友的体质,进厂没多久,就因为一起抽烟,认识了好几个同样不着调的家属工。
有这两人帮忙宣传,小叶厂长的事迹,以及罐头车间和糖果车间对同一件事的不同反应,很快就成了工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工人们才不管什么制度,什么宪法,大家只笑话糖果车间不硬气,一见到厂长的条子就啥原则都没了,差点把自己的奖金也折腾没了。
作为与这件事牵扯最深的两位厂长,叶满枝和牛恩久都没把工人的讨论当回事。
汽水如期投产,牛恩久办成一桩大事,正在兴头上。
而叶满枝也没奢望,因为批条子这点小事就能打破老牛厂长的一言堂。
但老牛这次挖了坑却不管埋,让糖果车间怨声载道,还是有些打击威信的。
*
“我现在只想把《鞍钢宪法》继续深化推行下去,今年能否评个先进个人,就全看罐头车间的成绩了。”
叶满枝从衣柜里翻出一套列宁装,在身上比量了一下,回身问:“你觉得穿这件去参加游行怎么样?”
“换一套浅色的吧。”吴峥嵘瞅一眼,认真给出意见,“你们单位那些男厂长也会穿深色衣服,不是黑色就是深蓝色,你跟他们同色系,显不出你这位女厂长的特殊地位。”
“我才不跟那些男同志穿一样的,我得鹤立鸡群,与众不同!”叶满枝将衣服放回去,重新翻箱倒柜,找了一会儿又羡慕地说,“还是军人好啊,所有场合都可以穿军装,多省心!”
今年是建国15周年,全国各地都要组织集会游行欢度国庆。
滨江也要在十月一号当天举行群众游行活动,而且游行还是有主题的——祝贺建国十五年来的伟大成就,欢呼主席思想的伟大胜利。
到时候全市所有单位都要组织人手参与游行,尤其是各大国营工厂,还得派人展示15年来取得的成绩。
滨江第一食品厂作为全市最大的食品厂,肯定是要好好准备的,全厂所有领导都要参与欢庆游行。
叶满枝翻找了半天,没找到满意的,“我明天去问问工会的皮主席和余总工穿什么服装,到时候我们女同志穿一样的!”
“……”
叶厂长试了十多套衣服,连压箱底的旗袍都套到身上臭美了,还抱着琵琶弹了两支小曲儿。
吴峥嵘什么正事也没干成,被小叶厂长的换装硬控了一个小时,结果小叶厂长仍然没能选到合心意的衣服。
“柜子里要是没有合适的,你就买一套新的。布票还有吧?”
这是最佳方案。
叶满枝其实很想假贤惠一下,但她实在没憋住,在吴博士的脑门上吧唧一口。
“我还有一块新料子没用呢,等我找时间自己做一件新衣裳!”
她回身去找那块压箱底的料子时,吴玉琢小同志风一样跑进家门,直接回了自己房间,不知从屋里拿了什么,又匆匆忙忙地往外跑。
叶满枝将闺女喊回来,“吴会计回来啦,吴会计你干活累不累啊?先喝口水吧?”
吴玉琢刚从地里劳动回来,脸颊被蚊子叮出两个大包,跟抹了红脸蛋似的。
她拍拍自己身前的军用水壶说:“我带的水还没喝完呢,妈妈,我有急事先走啦!”
吴峥嵘伸出一条长腿将小崽拦下来,冲她手里的东西扬了扬下巴,“你拿存折干什么?”
吴会计很有责任感地说:“团长让我去银行取钱,买彩纸做小彩旗!”
一想到五岁的吴会计要去银行取钱,叶满枝就想笑。
她努力绷住表情,一本正经地问:“吴会计,你们买彩旗干嘛?”
“当然是有用呀!”吴玉琢很骄傲地宣布,“我们儿童团要去参加国庆节游行啦!”
闻言,夫妻俩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又不约而同看向身高还不到亲爹大腿根的吴会计。
就吴会计这样的,走在游行队伍里,只能看看前面人的屁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