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451章
亩产万斤?这个新闻标题乍一出现,就引起了大多数老百姓的反感、尤其是农学专家的反感。
过去的两年里老百姓可是被这些浮夸的标题害惨了,什么“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村杀一口吃半年”、还有“稻田亩产万斤”、“花生亩产万斤”。
各地纷纷竞赛般地报假数据,起初亩产千斤、后来是亩产五千斤、亩产万斤,万斤甚至还不够,还有十万斤……
“狼来了”多来几次,就没几个人信了。
京城,农大。
一位中年教授拿着报纸,刚看完标题便拍了一巴掌桌子,古铜色的脸微微愠怒:“这不是净瞎扯吗?”
食用菌是最娇贵的,是出了名的产量低,农大教授最近研究摸索出来最新的“堆肥栽培法”广受赞誉,但它获得的产量仍不及亩产千斤。
这种栽培方法耗费的人力物力都很大,但总算解决了食用菌反季节上市、增产增量的问题。
但目前物质条件并不富裕,这种没法创造出经济价值的项目经费很难申请,经费很早之前就断了,老张只能自己掏腰包继续研究它。
现在他看到这种新闻,如何不生气?
就是这种“假大空”的新闻把国家珍贵的研究经费骗光了!
“老方,你仔细往下看呢?”另一个人笑眯眯地说,“我觉得它挺有技术的。”
一张张黑白的照片映入眼帘,高耸的钢筋菌菇棚架,一层层地摆着密密麻麻的菌菇培养基。照片还专门给了食用菌培养基特写,每只菌袋口都长着一簇簇肥大、洁白细腻的菌菇。
工人笑眯眯地捧着几只菌袋,咧开洁白的牙齿爽朗地笑着。
孙教授沉吟道:“振华食用菌厂,嗯……这名字听起来有点耳熟,我记得振华的场长去年来农大请过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