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419章(第2页)
“原来……我们吃的蘑菇,是这样种出来的?”赵景顺说。
繁多的菌菇罗列有序得就像密集的马蜂窝,让人感觉仿佛步入了菌菇的森林,一眼望不到头,让人难以估测它的产量,每天采摘恐怕都忙不过来。
难怪能供应附近几个县城供销站,同时还能供给部队的食堂。
林红樱颔首点头,“是的。”
她款款而谈:“咱们的食用菌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3000年,咱们的祖宗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开始食用菌菇,东汉的《神农本草经》里就记载了十余种蘑菇,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又完善增加到四十余种。”
她笑了一下,“《吕氏春秋》中记载‘味之美者,越骆之菌’,种种文献证明华国对食用菌的认识和利用食用菌,食用菌的栽培凝结着咱们华国劳动者智慧的结晶。”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从唐代的‘砍花栽培法’、‘敲木惊蕈’,逐步演化到现代的‘菌草技术’栽培,这个漫长的探索过程,不仅展示了咱们中华民族的勤奋聪颖,也展现了人类向微生物界进军、向微生物索取粮食的决心。”
这一番话特别有文化内涵,四周围都静悄悄的。
恰巧外贸部的同志们还没散,这会儿听到林红樱的介绍,纷纷用惊异的目光看给他们讲解的技术员。
咋回事,这讲解的水平还挺参差不齐的?
技术员不服气地眨了眨眼,俺也不知道,没说过讲解害得这么有文化!
他们倔强地挺起胸膛,也不看看咱们厂长是谁,那是冰工大的高材生、特招生,根本没得比好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