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页)
胡安和张晓瑜还算能扛,叶原则是去年刚毕业的应届生,对于敷衍工作还没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好几回盛嘉实周末来公司拿电脑,都能看见她坐在joyce为他们专门开辟的临时工位上敲键盘。他委婉劝告:“工作只是工作。”
叶原是典型中式教育生产出的优等生,具备一切优良品质,脚踏实地、逆来顺受、信奉勤能补拙,总像挨了骂似的低下头去:“我的效率确实太低了。”
这跟效率有什么关系?盛嘉实在心里咆哮。不过是一份工作,有必要吗?他实在不希望自己的下属在高压之下精神崩溃而离职。在第三次抓到叶原偷偷躲在楼梯间抹泪的这个晚上,怒火久违地烧上心头,一贯笑眼眯眯、好声好气的盛嘉实拍案而起,决定给甲方一点颜色瞧瞧:多少得让甲方知道这批柿子没那么好捏啊,不然你也做奴我也做奴,得做到什么时候?
“陈斐来了。”
那个让叶原面如土色的you know who又在谁的嘴边过了一道,阴沉的木质调香水味冲进鼻腔,盛嘉实从显示屏背后抬起头,只见到名字的主人拉开椅子坐下。一对圆环状的银色耳环,造型夸张,在午夜闷热的会议室里闪闪发光,如同两弯赛博科幻小说里的月亮。
真是活见鬼了。
盛嘉实花了好几秒钟才听清楚她在说什么。其实早在线上会议、业务方的找人清单里都看到过的,甚至就在刚才,她的组员还说:陈斐很快就来。她是这群人的小组长,负责joyce的推荐算法和产品设
计,看来毕业到现在也多少混出了点名堂。
只是他完全没把这个名字和回忆里的人联系到一起,兴许是内心深处坚信她既然远走高飞了,就绝不会再回来。
她和和气气地微笑着:“徐行说法务组同事对合作流程、工作节奏有些建议,有收集case吗?我们对着具体情况聊,再看怎么优化。”
盛嘉实早有准备。叶原拿出小本本一一细数:约定三天后给结果的评审项目,产品经理从第一天晚上就开始催进度;法务列出需要整改的产品功能,产品经理无法按期修复,导致后续评估工作被挤压时间,大家又要额外加班……
事多话密,她越说越快,一页报毕,众人面面相觑。盛嘉实赶紧补位总结:“双方需要互信。我们约定了节点,就一定会按时交付,频繁打断、催进度、要求插队,会降低双方的协作效率。虽说是第三方律所外派入驻,但我们有共同的目标,这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