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嘉一 作品

第17章 嘴上不在乎,身体很诚实

那股子热气腾腾的、鲜活的、忙年的味道,冲刷着他们。

像一股暖流,瞬间冲进了他们的心里。

将那点被迫劳作的怨气。

将肩膀上的酸痛。

将身体的疲惫。

冲刷得一干二净。

直播间的画面,也从之前的爆笑和调侃,转为一片温柔的静谧。

弹幕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内容也变了味道。

“哇……这才是过年的感觉啊。”

“明明还是黑夜,但感觉好温暖,好有人情味。”

“这种浓浓的烟火气,比任何华丽的舞台布景都好看。”

“突然觉得,老方把他们从被窝里薅出来,好像也不是那么可恶了。”

“真好啊,这种淳朴又真实的感觉,在城市里真的找不到了。”

“想我奶奶了,以前过年,她也是这样天不亮就起来忙活。”

方一凡、王鸣和许鑫三人,谁也没有说话。

他们交换了一个眼神。

那眼神里,有疲惫,有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奇异的、被抚平了的释然。

他们默默地将肩上沉重的担子,小心翼翼地放在满是尘土的地面上,动作轻缓,仿佛怕惊扰了这份清晨的宁静。

然后,三人站直了身体,自觉地排在了队伍的末尾。

他们不再是光环加身的明星,也不是粉丝千万的主播。

此刻,他们只是三个等待磨豆腐的普通人。

眼前是一幅活色生香的“乡村清晨图”。

耳边是村民们用带着浓重乡音的方言,谈论着收成与归家的孩子。

那些朴实无华的字句,每一个音节都带着温度,带着对新年的滚烫期盼。

心中的那点不情不愿,就在这蒸腾的热气与温暖的交谈声中,不知不觉间,消散了大半。

队伍缓慢地向前挪动。

每一个人上前,都与坊主熟稔地打着招呼,交待着自家的豆子,再接过磨好的豆浆,挑着担子,心满意足地消失在晨光熹微的村道里。

等轮到他们时,天际已经泛起了一抹清晰的鱼肚白。

墨蓝色的天鹅绒幕布被撕开了一道口子,透出淡淡的、清冷的亮光。

豆腐坊的主人,是个五十多岁,身材敦实,面色黝黑的大叔。

他常年与豆子和石磨打交道,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被豆浆浸润过的朴实气息,连呼出的气都带着豆子的清香。

他话不多,眼神却很锐利。

目光在方一凡三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那四个装满了黄豆的大木桶上。

他只是用下巴示意了一下,指了指那台还在轰隆作响的电动石磨。

“谁来?”

大叔的嗓音沙哑,像是被终年不散的热气熏烤过,每个字都沉甸甸的。

“我来!”

许鑫几乎没有犹豫,一步上前。

他将厚重的外套一把脱下,随手扔在干净的木凳上,只留下一件单薄的黑色运动t恤。

紧实的臂膀肌肉线条在昏黄的灯光下清晰可见,充满了力量感。

他的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在大叔言简意赅的指挥下,许鑫接过了这份工作。

他负责往石磨顶端的漏斗里加豆子和水。

这活看似简单,实则极有讲究。

比例全凭大叔一句“多了”,或是一句“少了”来调整。

许鑫起初还有些手忙脚乱,水加急了,豆子放慢了,引来大叔一个不满的皱眉。

但他的调整能力堪称恐怖。

仅仅两三分钟后,他舀豆子、加水的动作,就从最初的生涩,迅速变得精准而富有节奏。

左手舀豆,右手控水,双臂交替,稳如磐石。

那专注的神情,那对身体肌肉的精确控制,仿佛不是在磨豆浆,而是在训练一项全新的、需要极致协调性的体育技能。

方一凡则被安排在了出浆口。

雪白的、滚烫的豆浆,带着浓郁到化不开的香气,从石磨的缝隙里源源不断地涌出。

它们汇成一股乳白色的溪流,沿着预设的木槽,哗啦啦地落入下方早已备好的大木桶里。

那股生命力旺盛的香甜,几乎要凝成实质,让整个豆腐坊都变得温暖而芬芳,吸上一口,五脏六腑都舒坦了。

王鸣在一旁看得手痒,他体格壮硕,自认力气不输许鑫。

“我来替他一会儿!”他凑上前去,跃跃欲试。

大叔抬眼瞥了他一下,那眼神里没有言语,却写满了不加掩饰的嫌弃。

仿佛在说:你这毛手毛脚的,别来添乱。

王鸣伸出的手,尴尬地停在半空,摸了摸鼻子,悻悻地退了回来。

直播间顿时笑疯了。

“哈哈哈哈!王教练被鄙视了!”

“大叔:你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