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梦开始的地方

有关“顾君明”的来历,顾易也曾亲自调查过,可得到的结果却是,此人的来历就如同一面光滑的白纸,根本无迹可寻。而眼前这只自称为“榆仙”的老妖精,顾易虽然了解的不多,却也从叶永真口中听说了,是这只老妖精保存了他的原身。

并在后面的某一时刻,将身体转交给了叶永真。

正思索着要不要听从榆仙的建议。

对方再次开口道:“难道你不想见见,真正的‘顾君明’吗?”

此话一出,顾易瞳孔骤缩。

先前那具身体的原主人还活着?!

“先别急着惊讶。”

榆仙沧桑的脸庞缓缓挤出一丝笑意,说道:“放心好了,朋友拿剑架在老朽脖子上的时候,已经威胁过老朽过了。”

顾易:······

不说还好,一说更加无法放心了......

“老朽之所以出现在此,不过是和你澄清解开这一切疑团,并无恶意,你若介怀,老朽坐镇大榆村多年,随时恭候你下次再来。”

榆仙说罢,头颅微垂,微微欠身,以示敬意。

然后拄着木拐转过身体,一步一步离开。

“慢着。”

榆仙嘴角逐渐浮现一缕笑容。

“那家伙身在何处。”

顾易注视着榆仙佝偻的背影,神色从容道:“说实话,我对你口中那个‘顾君明’还挺感兴趣的,若能一见,乐意之至。”

榆仙笑着侧身,一手拄拐,一手摆出“请”的手势。

顾易颔首,负手跟了上去。

“你说过去我曾爬到你头上掏鸟蛋。”

路上,顾易犹豫了一下,说道:“你本体是那棵大榆树?”

大榆村内有一棵存在了千年以上的大榆树。

村名便是由此而来。

记得十年前有一个叫“玉小瑶”的姑娘,便是出自大榆村。

顾易与玉小瑶已经过世的奶奶也算有点渊源,他身上有一个小巧精致的锦囊,便是玉小瑶奶奶生前亲自赠予。

也是因为这个锦囊的缘故,已然过上隐姓埋名的顾易才决定出山,助一位叫“卫舟”,还有“齐川”的年轻人找到被邪修绑走的玉小瑶。

虽说,最后人也不是顾易找到的。

而他个人起的作用近乎于无......

“正是老朽。”

榆仙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二人一同走进村里,来到一个偏僻的,却是并未干涸的井口。

顾易认出了这是当年他救人的那口井。

而“顾君明”一步一步成为“掌明剑君”的传奇,也是因这口井而开始,说是梦开始的地方,也不为过。

故地重游,顾易心中自是感慨颇多。

然以前年少,不知其中深浅。

如今迎来成长,却依旧难晓其中份量。

从靠近这井边的那一刻,顾易耳畔似有若隐若无的激流声回响。

此井下方,定暗藏玄机!

难道说,“顾君明”的来历,一切的谜团......

终于要在此解开了嘛?!

顾易按捺住心中乱飞的思绪,刚欲开口向榆仙询问什么,便见这老妖精走向井口边缘,“嘿咻”一下就跳了下去。

不一会

顾易:???

“下来。”

榆仙苍老柔和的声音自井下传来。

顾易犹豫一下,也纵身一跃,跳到井下。

漆黑的环境如同深渊般令人看不透,摸不着,顾易只能仅凭榆仙身上散发的一缕气息,随其缓慢下沉。

动作虽缓慢,可下沉许久,却依旧未能到底。

这不禁让顾易感到了些许诧异。

这井原来这么深的吗?

难怪老叶说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给“他”拉上后,整个人都差点虚脱,原来一切都是情有可原......

这时,榆仙突然改变了方向,从下沉变为一路向前游移。

都到这里了,焉有再退缩的道理?

而且疑团就在眼前,没能彻底弄个明白,怎可甘心离去呢!

抱着这样的心理,顾易紧随其后。

先是跃井下沉,然后一路前游,最后开始上升......

哗啦啦——

二人相继浮出水面。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墙壁倒映出波光粼粼的通道。

二人模糊不定影子,也倒映其中。

“前面就是老朽的洞府了。”

榆仙拄着木拐,一步一步走在前头。

越靠近尽头的那一丝微光,顾易的心情便越是忐忑。

终于还是到了这时候么......

真相到底是什么......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沉闷而有节奏的敲击声从榆仙洞府中传来。

似乎是有人正用捣药杵在研磨药材?

莫非是......那个真正的“顾君明”!

顾易怀揣着忐忑的心情,按捺住想揍人的冲动。

他一定要问问这个不尊重生命的家伙,当初是因何跳井轻生,害的他前面几十年都是扮演他人,险些迷失了自己。

“榆仙爷爷说今有客人要来,要我早早泡茶招待,这都过去多久了,热了一遍又一遍,味道都散了......”

稚嫩的声音透露出一种不谙世事的童真。

莫名的有点耳熟。

“君君,你那好了没有?”

又有一道稚嫩而清脆的声音响起。

“差不多了,给你吧。”

“好咧,正好我这边的也弄完了......”

听着两小家伙的对话。

顾易一阵疑惑,心想这里怎么还会有孩童存在?

该不会是被老妖精拐来的吧!

“君君和岚岚是我的座下童子。”

榆仙笑呵呵的解释道:“除了岚岚的本体是一缕风灵外,君君和你们一样,过去都曾为人族一员,奈何造化弄人,还没生下来便已经夭折,老朽于心不忍,便招来了他未散的魂魄,用灵枝为他重塑了一份身躯,哦对对,忘记告诉你了,君君现在已经是第三世了。”

第三世......算上夭折那一世,第二世应该就是“顾君明”那一世了。

顾易心中暗忖。

“哦!榆仙爷爷回来了!”

“岂止是回来了,还带了一位客人。”

走进洞府,周围的墙壁上尽是盘曲交错的树根,经书堆得像小山一样高,却是整整齐齐,显然是经过打理的。

正前方的石桌子上摆放着凡炉和各种研磨药材的器具,还有两个扎着丸子头,宛如金童玉女的孩童,在对顾易投来好奇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