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弃徒. 作品

第465章 偷袭,打造供应链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么蔡总的生产计划就予以通过。”

方唯主持会议,通过了来年的生产计划。

今年各单位都不种植越冬油菜,所以大部分社员都没什么事情做。几个合作社的理事在一起商量,趁着农闲时节,多搞一些活动。

首先是举行乒乓球联赛,以各大队为单位组队报名,然后展开循环赛。

最后胜出的三支队伍能拿到一笔奖金,所有的参赛人员也都有一些补贴。总的来说耗费的资金不大,却深受社员们的喜爱。

方唯还特意去看了两场比赛,水平什么的不重要的,重要是大家的参与度很高。

接下来还有羽毛球比赛、流动放电影、大礼堂举办的专题电影周等等,年前还会举办“农业知识竞赛”。

搞一些健康有益的活动,总比大家整天关起门来打牌要强。

现在合作社已经没了生产的职能,生产职能早已让渡给了瑶岭农业,剩下的就只有服务的职能。比如像改善大家的生产生活环境,组织一些活动等等。

方唯对各合作社理事的表现很满意。

上午。

方唯在办公室看了几份文件,然后去了研究所。

“方支书,你交给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大的进展,惭愧啊!”

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和作物所的同志,都有点不敢面对方唯。

自从接受了方唯发布的任务之后,他们就开始研究下一代的高产大豆。方唯提供了框架性的技术路线图,他们本以为会很顺利,结果连第一步都没有迈过去。

研究人员千辛万苦找来了多个品种的大豆,经过筛选,然后进行了不同方向的培育。

但是很可惜,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搞得他们痛苦不堪。有人都想走国外同行那条路,转基因育种,只可惜这项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

“科研就是这样的,过程不仅漫长而且痛苦。大家千万不要灰心,咱们还是要继续坚持下去,一旦突破了第一步,后续的道路就宽敞多了。”

方唯鼓励了大家一番,然后去查看了目前正在培育的几个大豆品种。

项目组目前采用的是传统育种方法,一轮又一轮的培育只是为了找到那些个特异的存在,其实也就是异变植株。

这其实就和等着天上掉馅饼差不多,一轮一轮,循环往复,既辛苦又枯燥。

“方支书,要不更换一下技术路线,搞杂交大豆怎么样”

有些人很灰心,就想着能不能更换赛道。

既然传统的育种方法不好使,还不如走杂交大豆的技术路线。实际上杂交大豆的培育反而更加困难,他们也是没办法了。

“再试一试,另外,你们把正在培育的品种种子给我一些,我让瑶寨的育种小组尝试一下。”

研究遇到了瓶颈,自然得由方唯亲自出手。

毕竟他才是最终(经济利益)的受益人,所有权归他,学术成果可以和研究所以及作物所共享。

所以这个时候他就使出了撒手锏,利用瑶寨试验田莫名其妙的运气,来促使育种项目第一步的成功。

不过这个项目也不着急,可以让王松林他们慢慢弄。

稍后,方唯离开了研究所直接去了瑶寨。

王松林接受了这个试验项目,这个事情对于育种小组来说属于这个厂操作,几乎没什么难度。

“三哥,还是像以前那样一轮一轮的培育就行了吧”

“没错,你们的任务就是筛选出合格的变异株,最终找到我们需要的品种。”

大家对于传统育种方法都很熟悉,方唯交待了一句便离开了瑶寨。

育种小组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有成果,他也不清楚,这里面有运气成分,不是光靠努力就能解决的。

好在没有时间限制,慢慢往前推进就行。

这天下午。

方唯没去办公室,正坐在家里喝茶。这段时间没多少事情,他有时去一下办公室也仅仅是为了看文件和拿报纸。

张楚突然走了进来,把他吓了一跳。

“老张,你不在省城怎么突然跑回来了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是的,支书,咱们的原材料供应出了点麻烦事。清河县那边悄无声息的建了一家辣椒酱厂,抬高价格从咱们的签约种植户手里收购瑶岭辣椒。

刚开始我也没注意到这件事,后来发现收购的辣椒数量一直在下降,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来派人去调查,才发现了这个情况。”

张楚很快说清楚了事情的原委,方唯不禁直翻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