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弃徒. 作品

第037章 红花草和马铃薯

方唯也不耽搁,直接撒腿就跑,不一会就来到了队部。

  走进屋里,只见唐泽的手里抓着一把稻谷,每一颗都粒大饱满,看起来很诱人。  “小方,这是你培育出来的稻种?”  “是的,唐书记。不过,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队里以及其他一些人都给予了我大力的支持。这个稻种目前还在试验阶段,品质还远谈不上稳定。”  方唯没有揽功劳,也没有打包票。  种子可不敢开玩笑,没有进行严格的验证,谁敢大面积种植?  郑先发随后给唐泽解释了一句:  “下放到队里劳动的吴茂盛、以及队里的一些半大小子,都为试验田付出了很多心血,不过主要功劳还是方唯自己的。”  唐泽听完后,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吴茂盛在二队劳动的事情,他当然知道。  同时也清楚对方是一个农业专家,但由于前几年犯了错误目前正处于劳动教育阶段,只好委屈老人家当幕后英雄了。  但不管怎么说,方唯在育种工作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也不能抹杀。  “小方,听说这一批稻种的数量很少,明年大概能种植多少亩?”  “这些种子大约能种四五亩地,等明年夏收,种子的数量就能大大提高。但此稻种的遗传特性是否稳定,起码要等到明年秋收才能得出初步的结论。”  方唯不敢打包票,反而令唐泽对他刮目相看。  像他这种16岁年纪的半大小子,正是争强好胜的时候,能这么理智倒是不容易。  “我最近会去一趟省城,这一点稻种我带着,到时候找人检验一下。方唯,好好干,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哪怕是失败了也会留下宝贵的经验。”  唐泽和方唯聊了半个多小时,才把对方打发走。  “唐书记,小秀才捣鼓出来的种子真能用?”  郑先发比谁都盼望能有更好的稻种,只不过方唯搞出来的种子卖相虽然不错,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用于生产实践。  他可没有办法检验种子的好坏,只能等来年种出来再看。  现在唐泽也对这种子很有兴趣,这无疑增加了他的信心。  “不好说,等我去省城找人检验一下。”  唐泽并不是农村干部出身,他是正经的农校毕业生,这年月的中专生可不简单,算得上是专业人士了。  所以,他一看到方唯等人培育出来的稻种,就觉得很不可思议。  离开二队的时候,他带走了一把种子,过了几天直接带去了省城。他在省农科院有不少熟人,随后托人鉴定了一番。  实验室的鉴定结果超出了想象,但还得通过实践检验才能作数。  于是唐泽对这个书后生仔更加感兴趣了。  方唯不知道这个情况,他休息了几天之后,便去找郑先发,建议队上的大田里都种上红花草。  “等红花草长高之后可以翻倒在地里,对于增加土地的肥力很有好处。”  队里以前会把一部分稻草翻倒在田里,沤烂之后就是天然的肥料。不过效果要差一些,比不上红花草的效力。  郑先发当时没表态,晚上抽空去问了一下吴茂盛,对方给予了正面的回应。  “队长,这是谁给你出的主意?”  “咱们小秀才呀,怎么,这一招不是你教给他的?”  “我没有,最近一段时间我都没看到他的人影。”  郑先发有点搞不懂了,既然田里种红花草是一个好办法,吴茂盛又说不是他教给方唯的,那么问题来了,方唯是从哪里知道的?  不过他也没有再去找方唯,和几个队干部商量了一下,便决定了这件事。  红花草不是啥名贵的植物,种子也好找,撒到田里就能生长,根本不费什么事。  几天的功夫就能搞定,然后任它自生自灭。  方唯没有参加种草劳动,他这两天重新翻了自己的自留地,1分地全都种上了马铃薯。  马铃薯可以越冬,现在种植,到明年2月份左右就可以采摘了。实际上马铃薯比红薯更适合做主粮的替代,只不过不太符合当地人的口味。  大哥家的自留地种了白菜、萝卜、小葱、生菜等等,反正都是适合冬季生长的品种,不怕接下来的日子没菜吃。  村上有水井是关键,二队不要说在大队,就是在全公社都是令人羡慕的对象。  二队的社员现在担心能不能吃饱,其他多数生产队的社员则担心还有多久会断顿?  其实目前南方的情况要好很多,毕竟气候温和,稻子一年两熟,再不济山上的野菜还是很多的。  方唯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二队真正意义上的“小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