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司马布局重围困,杜预泄密再投敌(第2页)
杜预压低声音,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彼等商议,欲效仿前番辣椒粉破阵之故技,诸葛妃正暗中大量制备此物!然此物惧水,若遇大雨或选水泽之地决战,其技必穷!”
帐内一片寂静。司马师独眼盯着杜预,似要将其看穿。钟会羽扇轻摇,沉吟道:“粮尽...南投被拒...内部分歧...辣椒粉惧水...嗯...” 他忽然展颜一笑,对司马师拱手:“大将军,杜元凯此来,真乃天助我也!其所言,与末将所料及细作零星回报,大抵吻合!尤其粮草一节,乃彼军致命死穴!”
司马师缓缓点头,独眼中寒光更盛:“好!杜预,汝所言若实,便是大功一件!且说说,依汝之见,如何速破寿春?”
杜预精神一振:“谢大将军!罪臣以为,当趁其粮尽兵疲、人心惶惶之际,速断其最后一线生机!彼军曾议遣使谈判拖延,大将军万不可中其缓兵之计!当立即加强封锁,尤其是安风粮道,绝不容一粒米进入寿春!同时...” 他眼中闪过狠厉,“可遣一骁勇之将,率一支奇兵,绕过寿春坚城,深入其腹地,将其可能藏匿或新近筹措之粮秣,尽数焚毁!再奇袭武昌,令吴主孙亮投降,淮南没有退路,必降!”
钟会抚掌赞道:“妙!杜元凯此计,正中要害!‘攻敌所必救,毁敌所必依’!粮草,便是淮南五万叛军的命脉所在!”
他转向司马师,羽扇指向地图上寿春以南的一点:“大将军!末将请命,亲率两万精锐步骑,星夜兼程,绕过寿春耳目,直插此处——舒县!此地乃淮南旧仓所在,亦是连接庐江、可能从吴地渗透粮秣之要冲!末将必焚其藏粮,断其最后念想!舒县一失,寿春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军心顷刻瓦解!彼时,诸葛诞、文钦等辈,或降或死,刘忠纵有通天之能,亦难突围前往武昌!”
司马师霍然起身,独眼中燃烧着志在必得的火焰:“善!就依士季之策!本将军予你精兵两万,胡烈为汝副将!持我令箭,即刻点兵出发,务必隐秘迅捷,直捣舒县,焚尽其粮!纵有吴军朱然部二千人马,亦不足惧!”
“末将领命!” 钟会与胡烈齐声应诺,声震帐顶。
司马师环视诸将,声如金铁交鸣:“其余诸军,各守本位!王昶!”
“末将在!” 王昶出列。
“汝部三万,谨守下蔡营寨,深沟高垒,日夜巡哨!若有淮南军自东门出,务必阻其于淝水之畔,使其片甲不得渡河!”
“诺!末将遵令!”
“胡遵!”
“末将在!” 老将胡遵抱拳。
“汝与子胡奋,领本部三万兵马,牢牢钉死在阴陵、西曲阳一线!西通安风陈泰,北应平阿大营!淮南军若欲东窜,汝便是铜墙铁壁,务必将其撞得头破血流!另遣游骑,时时袭扰寿春东门,使其不得安宁!”
“大将军放心!有老夫在,东线便是天堑!” 胡遵声若洪钟。
“陈泰!” 司马师声音转向安风方向。“安风陈泰处,再传我将令:严守关隘,加派侦骑,凡有向寿春运粮之队伍,无论军民,格杀勿论!务必使寿春城内,粒米难入!”
“诺!” 传令官高声应命,疾步出帐。
最后,司马师目光落在司马孚和自己亲统的中军上:“本将与叔父,坐镇平阿大营,统七万大军,虎视寿春!待钟会将军舒县火起,淮南军心大乱之时...” 他猛地一握拳,骨节爆响,“便是我大军雷霆压境,犁庭扫穴,一举荡平叛逆,擒拿曹芳、刘忠之时!”
他独眼扫过帐下诸将,厉声道:“三军将士,务必戮力同心!此战,务求全功!待凯旋之日,本将军必奏明天子,论功行赏,绝不吝啬封侯之赏!”
“谨遵大将军号令!荡平淮南,擒拿叛逆!” 帐内诸将轰然应诺,杀气直冲霄汉。
钟会向司马师及诸将一拱手:“事不宜迟,末将这就去整军!” 他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杜预,对司马师道:“杜元凯熟悉淮南内情,请暂随末将参谋军务,待破贼之后,再行封赏。”
司马师点头:“可。杜预,汝便暂随钟军师听用,戴罪立功!”
杜预大喜过望,连连叩首:“谢大将军!谢军师!罪臣必竭尽驽钝,效犬马之劳!” 他起身,跟在钟会身后,眼中充满了对老主子的希冀和横跳带来的扭曲兴奋。
帅帐之外,夜色如墨。钟会点齐两万精兵,人衔枚,马裹蹄,如同一条无声的黑色巨蟒,悄然脱离平阿大营,借着夜色掩护,向着东南方向的舒县,急速潜行而去。寿春城,这座被“品”字重兵围困的孤城,尚沉浸在争论与不安之中,对那柄即将斩断其最后生机的利刃,浑然未觉。困龙之局,杀机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