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孚 作品

第263章 独上西楼月如钩 六(第2页)

当初制定计划时考虑到会出现变化,也制定过应对预案,问题不仅仅就出在帝国西部不按套路行动,曹操那边也有新情况。

让我们将时间暂时回退几个月,刘琰去冀州跑一圈让曹操看清楚现实,冀州士族的反应也验证了他过去的猜想,既然你们不待见我那么我也不报幻想。曹操改变原来的计划,决定将士族军队踢出南征序列,带着河北寒门军队和本身嫡系军队单干。

建安十三年五月春耕刚结束,曹操动员近六万大军从邺城南下,这六万军队全部由河北寒门和过去的嫡系组成,装备训练都是一等一的精锐。

七月末大军进入许昌,在这里等待黄河以南的寒门兵力集结,等再次出发时军队规模膨胀到接近十万。

他们为了同一个目标不惜一切,豪门站在顶点太久了,腐朽到极致固执到极点,愿意配合就赏一个位置,不愿意配合我们就跟随领袖用铁和血改天换地。

时间来到八月中旬,曹操大军前锋逼近新野县。此时得到河东事变的情报,曹操隐约感觉应该和刘琰有关系,有关系也不怕,因为河东事变不算多严重,顶多算刘琰势力抢些地盘。

现在统一战争已经开打没精力去理会河东,经过整夜商议决定派遣军事二把刀夏侯惇率领士族军队进驻河南尹,不需要他平定河东,能保住西线稳定就行。

关中人可不知道曹军来的目的是防守,再说曹操主力都在南征,夏侯惇好几万的精锐部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要放过去关中人肯定不允许,可眼下曹军来的正是时候。刘琰爱救灾随他去,匈奴人按兵不动暂时放一边,关键问题在段煨的弘农军团。关中军阀眼巴巴等着夏侯惇威胁函谷关,这样一来段煨肯定回去防守弘农。

只要段煨返回一切就回到原点,大家能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好好唠唠。可吊诡就在于此,似乎是达成某种默契,段煨和高干谁都没有理会曹军压境。而夏侯惇还真就不来,军队打散到各处明显是专心防守。

别管其他人怎么想,钟繇认为夏侯惇是缓兵之计,等段煨深入关中曹军就会收复弘农,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潼关。其实他也有小九九,假如曹操心思不在关中,那咱也没什么可犹豫的,大不了卷铺盖走人烂摊子谁爱接手谁接手。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曹操大军专心南下,夏侯惇在洛阳喝花酒;匈奴人不断运输物资去黄白城,刘琰开始用毛毡建造过冬的帐篷;段煨占据万年、耀县、池阳三城,现在他汇合河东帮正继续向西逼近马超驻地。

弘农军团越接近马超等人越恐惧,甚至怀疑匈奴人运的不是救灾物资而是军粮,刘靖再解释什么都不好使,三方近六万大军拉开架势随时都有可能交战。

没立刻打起来一是因为刘靖动了真火,他现在就一个要求,只要别找黄白城的麻烦我保证待在属国不动,要是敢动刘琰的心思别怪咱匈奴人翻脸无情。

二就是韦康往来斡旋,请求大家伙看在韦家的薄面上等一等。现在打起来只会损耗自身,袁家内斗的结局摆在眼前,当心以后曹操打来咱们连谈判的筹码都没有。

就在这时候传来孔融被灭门的消息,这是曹操向寒门表达彻底和士族翻脸的决心,也是高门士族颓势的开端。这下算捅掉马蜂窝,关中豪门的根基在皇权,杀死保皇派士族就是否定关中人的合法性。

既然你曹操掀桌子那不妨大家彻底摊牌,保皇派发动部曲夺取高陵县。高陵县紧邻黄白城保皇派用意非常明显,刘靖站在保皇派一边最好,否则,保皇派能保证刘琰的退路,同时也能随时弄死她。

和保皇派有利益牵扯的张家则更狠,老二张猛亲自率军突袭州衙当场击杀邯郸商,要说占据高陵仅仅是示威,那么杀死州牧这就是赤裸裸的宣誓造反!

韦康恨不得骂死张猛,然而事已至此,本来就够乱讨伐只能加剧混乱,思来想去还是先动员军队加紧防御,至于军队打成什么样子就没法管了。

时间来到建安十三年十月末,段煨和马超等人不断发生小规模战斗,眼看大战一触即发,一封战报如期而至剑拔弩张的形势忽然稳定下来。原来刘表去世荆州莫名其妙选择投降,南边就剩一个孙权曹操必胜,段煨很担心夏侯惇会不会趁机搅和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