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白草黄云总是秋 三(第2页)
参合陉东出口迎面是整块平原地形,一块自东北西南走向的山梁斜立在出口处,将平原西端分割成南北两块山谷。平原东边有处叫岱海的大湖,穿过平原途经岱海转头向南再走一天就是平城。
山梁西坡相对陡峭,怪石嶙峋灌木茂盛,上万人潜伏进去稍远一些几乎看不出来。而东坡遍布土坎稍显荒凉,山度缓缓朝东延伸逐渐与平原融为一体,在缓坡消失的位置紧邻一条没有名字的小河。
当地人称这处扼守参合陉尽头的荒凉缓坡为参合坡,站在坡顶朝东眺望,大平原郁郁葱葱一望无际。如果天空足够晴朗,朝阳之下五彩氤氲会在天际线处若隐若现,那是五十外的岱海大湖升腾的水气在折射斑斓。
“你说我在坡东临水扎营,敌人潜伏到西侧凌晨偷袭,南北两面宽阔处再有敌骑突击。”说到这里刘琰做出一个苦相:“这里便是绝地啊。”
“北向宽阔不易隐藏行踪。”刘靖遥指南侧山谷笑着摇头:“此路也通参合陉,去百里杀虎口有处盆地可藏兵万骑,但不论那一路都无法阻止游骑侦查。”
不妨设想一下,凌晨发现山脊出现敌军肯定会引起混乱,不过大部队有足够的时间在小河畔列阵,这时候南北两面出现敌军骑兵,突然遇袭击加上三面打击结果将是毁灭性的。
刘靖说的也有道理,刘琰想不出会有傻子不派游骑兵巡逻周围,南北面都宽阔,不管骑兵从参合陉出来还是从岱海过来都必然被发现。这个世界没有谁是真傻子,这个时代连同今后一千年将领都有私兵,就算统帅喝多了下令所有人都睡觉,下属的将军出于自身安全考虑也会派游骑侦察。
坡下就是三百平方公里的大平原,发现异常情况足够军队列阵,失去突然性三面还是四面哪怕包围都没用,这里不缺水源足够堂堂正正的对决很久。
或许有一种可能,统帅杀死某位影响力超级大的重要人物,军队中隐含着不服和反抗,发现敌军也不上报。还是那句话将领都有私兵,杀死人家领导就别想私兵能奋力作战。
仓促交战就怕有人逃跑,而那些不服者一定不会放弃机会,可以想象临阵脱逃带来的连锁反应,军队溃散韩信再生都没法打下去。
”我是说,如果在这里吸引敌军,主力去突袭平城。“刘琰觉得这个提议靠谱,骑兵仰攻很难迅速击败在坡地上防御的步兵。
“恐怕他没有机会,眼下环壕绝城诘汾最多再挺两个月。”刘靖遥望平城方向笑着打趣。
刘琰脸色刷一下变得惨白:“你想的主意?”
此时他背对刘琰并不知道状况,嘴里得意介绍金祎想的妙计,《墨子》有言,守城以极伤敌为上。换个思路同样能用在攻城上面,我不着急打下城池,一边困死你一边腾出主力谁敢救援就消灭谁,这就叫围城打援。
说了半天没听到回应,转身才发现刘琰蹲在地上吓的瑟瑟发抖,刘靖猛然想起薄城旧事暗骂自己大意。
事已至此除了好言相劝也没别的办法:“城里还有很多粮食,再说还有军马,不至于变成你想的那样,去看看就会明白。”
“左氏《国语》有言,夫战,尽敌为上。你没错。”刘琰表示明白道理,刚起身却发现被虚汗湿透浑身无力。
刘靖担心给冷风吹出病来:“这里风大,咱们回营地吧。”
“我蹲一会儿就好。”刘琰不想让他担心,为了显示坦然随口问道:“挖了多久?”
“十几天就成了。”
“平城不小啊,环城挖掘怎么会这样快?”
刘靖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样:“活剥几张皮自然很快。”
话音未落刘琰单手撑地大口干呕,刘靖听说在山谷里引发神迹的事,既然能引发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此刻他眼神中浮现一抹惊喜:“我就说一定会有!”
“哪能这么快,真要有就不是你的。”刘琰紧忙摆手。
“我不管,证明能有就行。”刘靖也不清楚自己怎么会不在乎,他心里想的很简单,生下别人的不怕,偷偷掼死接着生自己的呗。
“你傻呀!”刘琰缓了好半天才压制住恶心:“你带兵先去平城,岱海风景秀丽我去那边想休养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