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孚 作品

第219章 正暗潮生渚 二(第2页)

因为她是贵人,注定成为专家,专家说的话就是专业权威,别问怎么成为专家的,问就是人家写了一本传世菜谱,你还别不服,自有大儒为其辩经,几句话给扯到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上让你辨无可辩。

刘琰到哪里都能活的很好,仇家再嫉恨也不敢明着动手,不但如此杀起来还很麻烦,曹操很忙时间一长失去兴趣,忘记她的存在大概率能给混过去。不是因为她名望高有能力,真正的原因在于她不是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秩序的逻辑内核。

说白点,刘琰是这个时代扭曲秩序于外在的社会表现,她不是某个军阀领袖,既是上位公卿又是女官还是佞臣,因此做不成领袖不具备争夺领导权的政治属性,这就注定了她成为特权阶层的代表的“天然合理”性。

特权需要标志物测试社会容忍的上限与下限,不是什么人都有能力成为标志物,要满足许多苛刻的条件。刘琰身份高贵又蜚声海内,机缘巧合掺杂进乱世纷争,各方面都完美满足标志物的条件。

只有特权阶层自己能决定是否更换标志物,然而,当今除了刘琰没有更好的选择。她是巩固特权的基石,也是扩张特权阈值的增容器,有她存在特权阶层才能稳固发展,坚如磐石,毫无顾忌我行我素。她可以坏,可以放荡,可以犯错误甚至可以当皇帝取年号,百姓全当是权贵趁着乱世没人管瞎胡闹,估计很多人都不介意当做聚会游玩参与其中。

史路不是没想过投入寒门代表的怀抱,很遗憾没能入曹操的法眼;退而求其次追随出身底层的刘备,结果与对方擦肩而过再次感受遗憾。平民百姓连条狗都不如,乱世如此盛世依然如此,有机会不跟着刘琰还能跟谁?

跟着刘琰依旧是一条狗,混迹在乱世本想有一番作为,奔波多年时刻面临生死,不是自己本事不够,是刘琰的身份注定不会有发展,结果尽看别人登高望远自己却没有出头之日。也正因为追随刘琰才有现在的机会,眼前青州大佬给出另外一条选择。

史路看的很透彻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机会转瞬即逝必须要牢牢抓住,但是在此之前要让对方明白自己有多大能量,做不到的任务可不能接,本着量力而为的原则获取利益,说到底还是那句话:平民百姓就是狗,有钱也得有命花。

说实话华歆挺羡慕乐景和,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格竟然是一个老师教出的徒弟,一个传承老师衣钵,行事刚猛仗义眼中揉不得沙子;另一个对自身有清醒的认知,市侩圆滑懂得为利益做出变通。

知道变通钱就没白花,华歆不打算继续废话:“本朝世祖光武皇帝倡行恩举忠义,我辈秉持教令污泥不染濯莲不妖,足下受刘孝阳恩举也当矢志不渝。”

“近逢乱世百姓流离凄苦难忍,辛而曹公举高义扫平海内,还世间朗朗可谓万众归心,适会刘孝阳为奸佞所蛊搅动纷争,投卵击石诚不智此一也。”

“孝阳帝室贵胄曹公尊王攘外,纵有不忿也不该擅动刀兵,同室操戈君子痛心疾首是小,岂不知成百姓苦败百姓亦苦,失去民心向背损乎大哉,诚不智此二也。”

“燕赵之地自古义士前赴后继,倡袁氏鼓忠臣或可短暂横行,然人心思定大势不可逆,日久必然困顿,孝阳千金之体岂容闪失?老夫每每念及寝食难安。”

史路一动不动静静聆听,华歆微微颔首暗道孺子可教,场面话讲完就该布置任务:“陷入险地孝阳犹不自知,他日有意盘桓你当如何?”

“为百姓福祉计。。。。。。”史路猛的想起方才华歆第一句话,矢志不渝就是忠心无二,所以不能想,不能说,更不能做。

紧咬双唇思量一番,史路抬起脑袋神色大义凛然:“察其言观其行适时呈报,为恩主计万不得已,武死战文死谏!”

“良臣岂能轻生?及时呈报老夫自办法。”华歆凝望远方,长叹一声显得无奈又纠结:“离去之后相隔绝远,你我联络未免不畅,一旦被小人发觉倒成了老夫不是。”

华歆顿了顿又一声长叹:“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史路岂能不明白:“在下护主忠心不二,只与志同之人联络以便探讨时局。”

华歆连说了三个对字,招手示意附耳过来,几个字说完史路惊讶得合不拢嘴巴,方才脑子里将刘琰手下过了个遍,万万没有想到到头来会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