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漠西蒙古(第2页)

漠西蒙古的“当家人”,也就是和硕特部,他们也碰到了草场变坏的事儿。但他们没有窝里斗,而是选择主动离开那里。

和硕特部的固始汗于1637年进入青海,1640年发兵西康,1641年突袭西藏。1642年,固始汗攻占日喀则,灭噶举派的藏巴汗政权,确立了格鲁派在西藏的统治地位,建立了和硕特汗国。

因为和硕特部找到了更豪华的“新住所”,所以他们慢慢离开了原来的“老家”卫拉特蒙古,只有一小撮族人还留在那里。

这样一来,卫拉特蒙古里,就只剩下准噶尔部和杜尔伯特部两个部落了。

没过多久,杜尔伯特部的头领离世后,这一年是1637年,杜尔伯特部领主绰罗斯·达赖台什病逝,其七个儿子为争夺首领之位发生内讧。

头领的儿子们为了抢夺地盘,大打出手,结果导致整个杜尔伯特部分裂成了好几块。

最后,杜尔伯特部的一些族人决定往北走,加入了土尔扈特部,而剩下的族人则靠向了准噶尔部。

就这样,1638年以后,漠西蒙古的情况变了,原来有四个大部走的走,分的分,只剩下了原本实力最弱的准噶尔一家独大。

从上面这些事情里,咱们能看的出来,准噶尔这个原本在漠西蒙古里最不怎么起眼的部族,莫名其妙的变成了最强的部落,这里面是有着很大运气成分的。

老天爷要让准噶尔崛起,于是,漠西蒙古最强的三大部落走的走,散的散,准噶尔就开始走上了一条不断壮大发展的道路。

1634年,准噶尔部的头领哈喇忽喇去世了,他走后,大儿子巴图尔珲台吉接了他的班,当上了新的准噶尔部头领。

巴图尔珲台吉在准噶尔部变得强大起来的过程中,作用非常大,说他是这个部族的开创者一点也不夸张。

巴图尔珲台吉其实是个封号,不是名字,他的真名叫绰罗斯·和多和沁。

封号里的“巴图尔”在蒙古话里就是勇敢的人,也就是勇士,“珲台吉”呢,是个贵族爵位,就像我们说的王公一样。

这句话连起来就是说,他是个可以叫做勇士的大贵族。

从他的称呼里就能瞧出这家伙不简单,其实,在他还没继承位置前,真的做过一些特别勇猛的事情。

1616年那会儿,年轻的巴图尔珲台吉按照蒙古的老规矩,跟老爹分开过了,就是咱们平时说的“另起炉灶”。分开后,他选择在额尔齐斯河中游两岸安顿下来,守着那儿的一个重要盐池。

盐池当然就是出盐的地方啦,那时候,盐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特别是对游牧民族来说,简直是太关键了,没法比。

但老话说得好,手里有宝贝容易招祸,守着那么大个盐池,肯定会有人眼红。更糟糕的是,这盐池离沙俄的地盘挺近,所以沙俄一有机会,就不停地派人过来抢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