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你相信当官的吗
"有理无钱莫进衙门"的老话,像一道刻在民心深处的符咒,既藏着对权力失范的愤懑,也裹着对公平正义的卑微期待。¨小?税?C-m′s_ ~庚¨薪¢罪~全.如今衙门换了名字,青砖地变成了光洁的大理石,可那道关于钱与理的鸿沟,依然在某些角落若隐若现。
小区业主群里总在讨论物业和开发商的纠纷。有人晒出法院传票,说自己花了三年时间打物业侵权官司,光律师费就够买个小阳台,最后判决下来,开发商只需要赔偿三百块。
有人在群里发红包,请大家帮忙投票选业委会委员,说"这事得打点上下,不然连会议室都进不去"。有个退休教师坚持要按规章办事,带着业主联名信去街道办,结果被保安拦在门口,理由是"领导正在开重要会议",转头却看见开发商的车径直开了进去,车窗里递出的烟盒闪着金色的光。
工地上的农民工更懂其中的分量。有人在脚手架上摔断了腿,包工头塞给他两千块钱就让走人,说"这事私了最划算,去劳动局也白搭"。他拖着伤腿去信访局,接待员指着墙上的流程表说要等三个月,可他的医药费已经欠了五千。
同宿舍的人偷偷说,另一个工地有人摔成重伤,家属带了二十多个老乡堵在公司门口,老板当天就赔了二十万。+s·o_u.k/a?n¢s/h~u¨.?c+o!m?那人摸着腿上的石膏,突然明白:有时候,嗓门的大小比道理的多少更管用,而嗓门的底气,往往和口袋里的钱成正比。
医院的走廊里,这种对比更显尖锐。有人拿着特需门诊的号,坐在真皮沙发上等着见专家,助理已经安排好了各项检查的优先顺序;有人凌晨三点就来排队,手里攥着皱巴巴的病历本,窗口的护士说"专家号下周也满了,普通号要等四小时"。
有个癌症患者家属在办公室外等了三天,想申请大病救助,负责人总说"材料不全",直到托人送了两条烟,第二天就收到了审批通过的短信。药价单上的数字冰冷无情,可在某些环节,人情的温度却能轻易改写规则。
学校的家长会也藏着微妙的权力游戏。班主任表扬的总是那几个"表现好"的学生,他们的家长不是送过锦旗,就是在家长群里最活跃,逢年过节会给老师发祝福红包;有个单亲妈妈来晚了,站在教室后排听老师批评孩子"不守纪律",她想解释孩子是因为照顾生病的奶奶才迟到,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上周她去教务处申请助学金,老师盯着她褪色的外套问"你一个月挣多少钱"。黑板上写着教育公平四个大字,粉笔灰落在讲台上,像一层擦不去的尘埃。捖??鰰栈 首发
菜市场的管理费纠纷更像一场微型权力剧。卖肉的摊主每天给市场管理员递烟,摊位总能分到最靠近入口的位置;卖青菜的阿婆不肯"意思意思",她的菜摊总被安排在厕所旁边,下雨时积水能漫到脚踝。
有次城管来检查,阿婆的秤被没收了,她哭着说"我的秤是准的",可管理员转身就把秤给了递过红包的摊主。阳光把菜市场的顶棚晒得发烫,公平的天平却在阴影里悄悄倾斜。
车辆年检站的院子里,排队的长龙绕了三圈。有人开着豪车直接加塞到检测线入口,递上烟就能跳过所有流程;有人骑着旧摩托车从凌晨排到中午,检测员说"刹车有点松",他蹲在地上调了两小时,最后还是被要求去指定维修点"换零件",而那个维修点的老板,正是检测站站长的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