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摊上作妖的老人是种什么体验(第2页)
这种边界侵蚀让子女倍感窒息,有对小夫妻不堪忍受,偷偷搬去出租屋,结果老人找到儿子单位大闹,说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让儿子在同事面前抬不起头。
还有的老人,不经过女儿同意,就把女儿家的次卧租给了自己的老战友,女儿回家发现后气得浑身发抖,老人却理直气壮地说“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不如赚点房租”。
应对作妖的核心是区分行为与需求。首先承认老人行为背后的情绪合理性,比如对总发脾气的父亲说“您最近是不是觉得一个人在家太闷了?”,但要明确拒绝不合理要求,比如“您想让妹妹离婚再嫁个有钱人,这是她自己的事,我们不能干涉”。
这种“共情情绪和拒绝行为”的模式,既能避免老人因被否定而加剧对抗,又能守住家庭边界。
沟通时要用具体事实替代指责,与其说“您总是不听话”,不如说“上次您偷偷停了降压药,结果头晕住院,我们都吓坏了”,同时提供替代方案,比如“如果您觉得白天无聊,我们可以给您报个书画班,每天去两个小时”。
对于认知能力退化的老人,可采用迂回说服,比如让社区医生上门时顺便提醒按时吃药,比子女说十句都管用;或者每天固定时间提醒“该喝牛奶了”,通过重复强化让老人形成习惯。
还有的老人,不相信子女说的保健品没用,子女就找了一位在医院工作的亲戚来家里做客,亲戚无意中说起那些保健品的危害,老人听了之后才慢慢放下了购买的念头。
家庭无法独自承担时,需主动借助社会资源,联系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给老人安排日间照料,让他们白天有同龄伙伴聊天,减少因孤独产生的作妖动!
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可聘请专业护工,但要注意过渡性介入,初期让护工先负责买菜做饭,老人慢慢习惯后再增加照护内容。同时子女要定期探望,带点老人爱吃的点心,明确“护工是来帮忙的,我们还是会常来”,缓解老人的被遗弃感。
面对作妖
老人,子女需统一立场,避免因意见分歧被老人利用,比如父亲知道大儿子心软,每次要钱都只找他,其他子女就该一起商量“每月固定给父亲两千生活费,额外开销需全家同意”,并一致执行。
多子女家庭可分配任务:擅长沟通的二女儿负责每周陪老人聊天,懂医学的小儿子负责管理药物,经济条件好的大儿子承担护工费用。
随着人均寿命延长,家庭需面对更长时间的老幼共担阶段,上有高龄父母,下有未成年子女,传统的养老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家庭结构。明白孝顺不是无底线顺从,接受老人的不完美,正视衰老带来的心理变化!
喜欢直击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