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钱我有颜 作品

第334章 包公过后再无青天(第2页)

更别说那些官官相护的潜规则了,一个七品知县,可能背后连着知府、巡抚,甚至六部的大佬,你一个没权没势的百姓,告官无异于以卵击石。

这时候,青天大老爷就成了百姓唯一的精神寄托。他们不在乎包公的铁面背后有没有权力的博弈,不在乎铡美案的真相是不是民间演绎,他们只需要一个符号,一个能让善恶终有报的符号。

就像祥林嫂一遍遍讲述阿毛的故事,百姓一遍遍传唱包公的事迹,本质上都是在绝望中寻找一丝慰藉:哪怕现实再黑暗,总有一个青天会来拯救我们。

当百姓把命运交给某个清官时,其实已经默认了自己的弱势地位,我们斗不过制度,只能盼着制度里偶尔蹦出个好人。

去年夏天,浙江一位货车司机在服务区收到一张罚单,理由是不按规定使用灯光。他调出行车记录仪反复查看,发现自己全程合规,当即通过“政务服务热线”申诉。

三天后,当地交警部门复核时发现,是电子监控误判,不仅撤销了罚单,还公开致歉并更新了识别系统。

放在十年前,司机可能要托关系、跑断腿才能洗清冤屈,如今只需动动手指,就能通过规范化渠道维权。

再看几年前的昆山反杀案,骑车男子被宝马车司机持刀追砍,情急之下夺刀反击致对方死亡。案件初期,舆论争论不休:这到底是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

在广东社区,曾有业主发现物业公司挪用维修基金,多次沟通无果后,大家没有去找管事的大人物,而是联合起来收集证据,依据《物业管理条例》向住建部门投诉,同时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返还资金。

最终,在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法院的调解下,物业公司不仅退还了挪用的款项,还公开了资金使用明细。这个过程里,没有微服私访的清官,只有业主们运用《民法典》维权的清晰轨迹。从联合签名到申请公开信息,每一步都踩着制度的台阶往前走,这正是自己做自己的青天的现代实践。

陕西曾发生一起征地纠纷,村民认为补偿标准不合理,没有像过去那样拦车喊冤,而是通过村委会联系了法律援助律师。律师指导村民们整理土地权属证明、测量数据等材料,向当地自然资源局申请行政复议。复议结果不理想后,又依法向法

院提起行政诉讼。

更令人感慨的是聂树斌案的平反。这个沉冤二十多年的案件,最终得以纠正,靠的不是某个青天的突发善心,而是疑罪从无的运转,但是代价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