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邢台市信都区非遗-古顺酿酒、牌匾与碑文传统雕刻、梆子腔
邢台市信都区非遗:古顺酿酒、牌匾与碑文传统雕刻、梆子腔的文化密码
在邢台市信都区这片承载着千年农耕文明的土地上,古顺酿酒技艺、牌匾与碑文传统雕刻、桃树坪梆子腔如同三颗璀璨的明珠,各自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更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连接着传统与现代,成为信都区文化传承的活态基因。
一、古顺酿酒技艺:千年酒脉的活态传承
历史溯源:从北宋金波到现代邢香
古顺酿酒技艺发源于燕赵腹地古邢台,其历史可追溯至北宋时期的“金波酒”。据《宋会要》记载,邢州府曾设酒务12家,居北方之首。明代顺德古城南关的“益城烧锅”是古顺酿酒的前身,至民国时期已形成成熟的酿造体系。1949年,国营邢台市制酒厂在益城烧锅原址成立,整合宁晋、任县、柏乡等地酒厂,组建“邢台制酒总厂”,后更名为河北古顺酿酒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古顺酿酒技艺被列入河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独特的“邢香型”风味更被白酒行业专家誉为“北有邢台,南有茅台”的典范。
技艺精髓:泥窖发酵与曲香密码
古顺酿酒的核心技艺在于泥窖固态发酵与中高温大曲制作。其窖池采用太行山东麓特有的黄泥筑成,富含己酸菌群、甲烷菌等有益微生物,发酵期长达60天,双轮发酵可达120天。原料选用东北优质红高粱,以纯小麦踩制的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培菌温度高达60—64c,持续7天以上,形成曲香浓郁、发酵力强的酒曲。酿造过程中采用“混蒸混烧老五甑工艺”,通过缓火蒸馏、掐头去尾、断花量质摘酒,最终酿出窖香浓郁、柔顺绵甜的古顺酒。
当代创新:从传统作坊到文旅融合
古顺酿酒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分析技术和计算机集成技术,形成独特的工艺体系。企业拥有366口窖池和2万吨年灌装产能,技术团队含国家级白酒评委及品酒师。2025年,古顺酒厂与邢台学院联合举办非遗研学活动,通过“古顺杯”踩曲仙子大赛传承调曲技艺。此外,企业将厂区打造为国家AAA级酒文化景区,建成邢台酒文化博物馆,游客可在此领略邢酒发展历程,感受“喝古顺,万事顺”的文化魅力。
二、牌匾与碑文传统雕刻:汉字美学的立体呈现
历史脉络:从唐宋碑刻到燕赵老字号
牌匾与碑文传统雕刻是融汉字书法、传统建筑、雕刻技巧于一体的民间艺术,承载着特有的历史文化。邢台市信都区的这一技艺可追溯至唐代“宋景碑”、宋代“大观圣作碑”等四十余块老残古碑古拓。2016年,该技艺被列入河北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被列为河北省燕赵老字号保护名录。其刻法包括中凹阴刻字、中凸阳刻字,技艺流程涵盖粗刻、细部削刻、打磨、喷涂底漆、色漆或金箔粘贴等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