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明月犹在 作品

第648章 今日侠,明日贼

随之老龙城的这场风波平息。

大骊京师。

一尊巍峨法相当即消散。

悬浮在天,即将出剑杀贼的仿造白玉京,一同收敛冲天剑气,下落人间。

老人走下高台,没有对等候在此的大骊皇帝与一众官员解释,径直回了国师府。

书房内,崔瀺亲自写了一封信。

洋洋洒洒,不下千余字。

寄往剑气长城,封面六个大字,是那“老大剑仙亲启”。

没别的,既然这场人神之争结束,师弟齐静春赢了,那么那个年轻人,以后就是自家人。

所以现在,就可以着手准备一些事了。

比如宁远的那个请求。

诛杀阴阳家邹子。

一名十四境山巅修士,自然没有那么好杀,估计就算最后功成,也是多年以后。

但可以现在就埋下草灰蛇线,一步步算计,日积月累,铁杵成针。

这封信,与一般意义上的飞剑传信不同。

没有让大骊境内的任何一座渡口势力接手,崔瀺指名道姓,派遣了一位墨家剑修,亲自护送。

……

中土神洲。

中年汉子停止掐算,一步踏出,转瞬万里又万里。

最后邹子来到一处刚刚被人开辟的洞天福地,站在门外,敲了敲门。

很快便有一名儒衫读书人推门而出。

见了来人,邹子打了个稽首,“见过白先生。”

男子同样回了个儒家礼仪。

赫然是重返浩然天下的白泽。

只是“半个”。

白泽的阴神,回到浩然这边后,没有立即去往文庙,而是带着某头重伤大妖,在此开辟了一处辖境,护道一场。

邹子开门见山道:“白先生,东宝瓶洲那边,可曾看见?”

白泽微微点头。

“那么白先生,有何看法?”

读书人叹了口气,“文庙都没有插手,我一个妖族出身,又能做什么?”

邹子问道:“所以白先生,是认可了在下的那个理念?”

白泽既不点头,也不摇头。

邹子沉声道:“事到如今,白先生难道还在犹豫?一万年的时间,难道还看不见那个本质?”

读书人默不作声。

他知道邹子的意思。

浩然天下的老黄历,一页极其隐秘处,有一个“二十人”的说法。

眼前的邹子,就是创始人之一,据说这个山巅组织,首次现世,是在三千年前。

刚好处于“天下斩龙”的那个年代。

这二十人,分散四方,不止在浩然天下,其他人间,也有不少。

有的一人独行,有的在三千年期间,早已开枝散叶。

很是松散。

但这二十人,其实也是有一个共同的目的的。

一种“杞人忧天”的说法。

为避免将来可能发生的某件事而做准备。

比如扼杀一些有望大道登顶,跻身十五境剑修的好苗子。

邹子登门见白泽的次数,不少,这次是第三次。

没别的,只是希望白先生能知晓其中利害,选择开诚布公,加入这“二十人”,共商大业。

一旦白泽答应,那么这个山巅组织,就要多出一个,成了“二十一人”。

见白泽依旧不肯点头,邹子眉头都挤在了一块儿。

他伸出手掌,指向宝瓶洲方向,声线抬高道:“白先生,你是当真看不见?”

“当年的他,就能以古怪秘术借境十四,步步为营,最后剑开蛮荒……”

“而今活出第二世,藕花福地一步登天,走出一条崭新剑道,更是凭借一把没有剑灵的太白仙剑,就能剑斩飞升境。

现在你也看见了,这头域外天魔,竟能吃神!”

邹子微眯起眼,缓缓道:

“连神性都左右不了他,被其生生炼化,这还只是个不到上五境的年轻人,要是多给他一些时间,岂不是能把天都捅穿?”

白泽迟疑道:“他的大道有缺,不一定就能跻身十五境。”

邹子摇头失笑。

“这么久了,白先生难道还是看不出,那宁远,就是个天地变数?”

“退一步讲,就算真按先生所说,他将来无法跻身十五境,那么你觉得他的十四境,杀力会有多高?”

“会不会堪比十五境?”

“细数人间万年,有哪个剑修,能做到跨越数个境界,逆上伐仙,斩杀十三境大妖?”

“有吗?”

邹子自问自答,“除了他,没有。”

白泽默然。

邹子所说,句句属实。

如何,这就是纯粹剑修,是崭新剑道,是天地异类,未曾跻身上五境,就达到了这个水准。

现下一个元婴境,温养出第三把本命飞剑,战力之高,放眼几座天下,找的出一个能跟他同境相争之人吗?

那么若是将来某天,他成就飞升境之时,杀力能不能斩那天人境?

大有可能。

十三境就能如此,那么十四境呢?

十四境有没有比肩十五境的本事?

这样一个存在,还是剑修,追求随心所欲,追求一份天地无拘束……

咱们脚下的这座人间,当真能够承负吗?

沉默良久。

白泽呵出一口气,说道:“这个年轻人,根据礼圣的说法,品行不差的。”

邹子嗤笑道:“是不差,可这只是当下,白先生莫要忘了,人心人心,最是不可试探。”

“今日侠,明日贼,这个道理,想必学问比天大的白泽,比我更懂。”

“十年百年,他能如此,可是修道之人,岁月绵长,百年千年呢?”

“万年之后呢?”

“谁能保证?谁敢笃定?!”

……

东海。

持剑者一走,宁远再也坚持不住,身子无力,当场栽倒在地。

一袭青衫的浑身上下,瞬间出现十几个血孔,猩红之物,喷薄而出。

最为触目惊心的,是来自于脖颈处的一道剑痕,从上至下,深达胸口。

持剑者的剑光,不是那么好接的。

之前与老前辈交谈,宁远是强撑着,用自身海量剑意,封住了伤势而已。

如今“一泄气”,直接遭劫。

说好听点,就是骨气硬,难听点,可就真是打肿脸充胖子了。

一抹青色闪过,阮秀赶忙扶住他,来不及心疼,少女抬起手掌,按在男人背后,源源不断的输送体内真气。

她身上那些得自青虎宫的丹药,早就用完,如今也只能如此做了。

修士疗愈伤势,大抵都是如此。

只能以真气一点点温养,弥合伤口,过程很慢,而且容易留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