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九章 认账 上
云长青还有些紧张,方应霜从善如流地跟随在她身后,不忘抬一下自己身价道:“不愧是建造者的后人,第一次进来能如此行动自如也就你独一份了。”
闫欣收了自己新弟子入门,能学多少是多少的心态,装出个不输人的姿态,回道:“机关术百变不离其宗,说来说去都是给人用的。所以它们不会太繁复,你们这些大人物平时讲究惯了,反而不适应这么方便的东西才会这样。”
“方大人不用刻意抬高我,我有几斤几两,清楚得很。接下来才在您擅长的领域,还望大人手下留情。”
方应霜只朝那堆满账册的桌案扫了一眼。
“请。”
闫欣径自走到了堆满案卷的桌子面前,伸出手。
方应霜在她对面,盯着她说:“这些是贪腐案相关的所有案卷,包括工程进出的账册,相关几个皇商家中抄查出来的账本,以及你家的收支。”
“你先看一看,是不是有缺的。”
一听就是专门等着她而做下的准备。
看着这满满一桌子的账本,分门别类,整整齐齐模样——闫欣知道,这里必定不是全部的账目。
闫欣问:“以您的能力,倘若这里面有不对之处,就不会是这么一点账册了,对吧?”
方应霜中肯道:“好歹是户部的盘算。这里的账清楚明白地展示了你爹收受贿金,对你,或者这个案子来说,足够了。”
他说的话明明没带任何轻蔑语气,闫欣却依旧被刺了一下。她转了身就近拿了一本最上面的账册,上面写着闫府结余款项。
不用多想,翻开之后她就能看到一笔不存在的巨额钱款。
人家都不用明说,给她一堆账本,立刻就表达了他想要的结果——老实交代你爹贪来的那些钱财都放哪儿去了。
人生气的时候,真的只想笑。
闫欣却没笑出来。
“方大人幸亏不是锦衣卫,否则这会我该是被按在北镇抚司的刑具上,而非站在这儿了。”
方应霜倒是笑出来了。
“没这必要。还没定论的事,我还没有到强要人认罪的地步。”
闫欣不想跟他玩拐弯抹角的说话了,直言道。
“所以,方尚书您的目的,就是找到这笔钱现在在哪?”
方应霜大约觉得答案不太体面,便冠冕堂皇地找了个理由,说:“毕竟国库一直缺钱,天天一堆孙子催我给钱,我也只能到处从犄角旮旯里给他们抠点出来应付应付。”
闫欣道:“理解。”
“不过,我家确实没钱,”她毫不含糊地打破了方应霜的臆想,“起码你说的这些进账,我从没听说过。”
方应霜睨着闫欣,那眼神就像在看一个偷钱的贼在狡辩。
他说:“这么大一笔钱,可不是你说没听说过就可以清账。”
闫欣抬手重重地拍在成堆的账本上,道:“您好像误会了。我说的是我家没见过,可没说这些钱就不存在。”
方应霜略微意外,道:“你知道?哎呀,早说不就好了吗?害我费那么大劲。”
闫欣摇头,说:“不知,只是有些头绪,说出来也只能算个线索方向,供大人去查验而已。”
云长青警惕道:“这么爽快交代?你哪儿来的头绪,说来听听。”
他这么不客气的审问口气才符合他们守着她的目的。
闫欣回:“跟随郡爷快一年了,为查我爹的案子我利用锦衣卫查了几户人家。相对来说,也算是有一点苗头。”
方应霜看看她,再看看那些账本,道:“看样子今日应该能有些收获了。请你畅所欲言。”
——
闫欣确实从未听父亲提起过任何关于钱财的事,但她对家中吃穿用度是不是宽裕还是可以感受得到的——父亲在来京中任职之前,他们家的吃穿用度和入京之后可谓是天差地别。
工部尚书这个位置就像一个需要无数钱财填进去的无底洞。闫欣不止一个听母亲骂父亲像个乐善好施的穷光蛋,就差把家里的墙皮抠出去卖了换钱送人了。
但在祭天台建造之前,家里还没到揭不开锅的程度。而祭天台开工之后,才是她印象中家中最难的时候。
母亲时常为他们一家的吃喝用度犯愁。他家原本就没有什么下人使唤,偌大的府邸都是母亲一人操持,最多也就是父亲接济来的一些陌生人,会出于回报,帮着做些事。
她曾经好奇的问母亲为何家里的下人总是一波换一波,她都没人认全就走离开了。
母亲笑着说:“因为我们家太穷了,养不起人家。”
父亲在一旁和气地说:“你又乱说话。欣儿,那些不是我们家下人,他们是因为我们做了好事,才帮我们做点力所能及的回报。我们自己的事,还是要我们自己做。”
亲力亲为,这是闫欣对父亲最谨慎的印象。
说实话,至此闫欣依旧不能确定贪腐案是否真是父亲犯下的罪行。
而现状看来,这个账她可能要认下来了。
——
闫欣搁下了手里的账册,转而又走到另一侧,拿起来一本越记的账册。
越清秋的字迹比闫欣想象中要狂野不少。看着就是个果断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