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说想 作品

第495章 卓越贸易公司

二十万元的投资款,在那个工人月薪只有几十元的年代,无异于天文数字。它像一声尖锐的发令枪,将卓越公司这艘小艇推入了波涛汹涌的商海,前方既有巨大的机遇,也暗藏着无数礁石。

沈道庆与江峰的关系已彻底降至冰点。除了不得不进行的工作交接,两人几乎零交流。江峰的话里总带着一根根无形的刺,裹挟着若有若无的讥诮,每一次都戳得沈道庆极不舒服。

最啃噬他内心的,是对徐家汇的愧疚。那个单纯热情、几乎毫无保留信任他的大学同学。他利用徐家的名头和潜在影响力成立了汇庆公司,最终却将这位创始人完全蒙在鼓里,甚至干净利落地将他排除在外。离开s市前来g市创办“卓越”时,沈道庆几经挣扎,最终那份心虚压倒了告别的勇气,他只留下一封语焉不详的信,便不告而别。

时空的距离残忍地将“暂时”拉伸成了“长久”。两人彻底失联。这份愧疚,像一根深扎进肉里的细刺,平日忙碌时无暇顾及,每到夜深人静,便尖锐地发作,隐隐作痛。

而变化最显眼的,莫过于牧青凡。从他成功从省政府那个清水衙门,运作到g市这座炙手可热的开放前沿担任实权副市长开始,他就彻底变了。他变得异常忙碌,语气矜持而疏远,电话里的指示简洁明了,透着不容置疑的距离感。他很少再踏入公司。

沈道庆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微妙的气场转变。于是,在一次通话中,他率先改了口,将那声熟悉的“凡哥”咽了回去,换上了恭敬而清晰的“牧先生”。电话那头明显顿了一下,随即传来一声淡然、甚至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回应:“嗯。”地位的落差,就在这一声称呼的改变里,无声却坚实地确立了下来。

卓越贸易公司的白底黑字招牌,挂在一条不算繁华但交通便利的街边,毫不起眼。办公室里,沈道庆刚放下那部老式的拨盘电话,听筒上还残留着他手心的微汗。牧青凡只是简单询问了那批“特种钢材”的销售进度,并淡淡暗示下一批“化工原料”即将到港,让他“做好准备”。

他走到窗边,楼下是g市喧嚣的市井景象,蓬勃的活力几乎要扑面而来。但他的心中,却是一片孤寂而紧张的战场。

公司初创,百事待兴,沈道庆成了光杆司令。他固执地继续雇佣汇庆公司在s市的那个老货车司机——一个沉默憨厚的中年男人。仿佛通过支付这份薪水,就能与过去的某一点维持一丝微弱的联系,稍稍缓解那无时无刻不在的负罪感。司机每次往返于s市和g市之间,都会捎来一些s市的土特产,偶尔也会提及一点徐家的零星消息:“徐老爷子身体似乎不大好了”、“家汇好像被安排进了文化局,日子过得按部就班”……每一次,都让沈道庆心情复杂,嘴里泛起点苦涩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