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说想 作品

第74章 南柯一梦(第2页)

日复一日,徐云保持着小雨在时学习模式,更像一台机械,不断在学习与刷题间撤换,与人交流对他而言已经是多余行为。同学们对他的议论也从他回来后停止过:

“他还装什么读书啊?学霸女友已经退学了。”

“或许他真的想考大学呢?”

“300分努力成350分,有什么区别?有钱就能上大学。”

“听说他家挺穷的,一个月生活费才200元。”

“是的,我还看见他去学校食堂吃饭。”

“真的吗?那么难吃的东西,他怎么咽得下去,我真佩服他。”

“别这么说吧,其实他人挺好的。”

即使这些话语传入耳中,徐云也选择了无视。

高考一模考试已迫在眉睫,某天数学课上,老师正在解析历年考题:“第 10 题有人会做吗?”徐云正专注攻克试卷的最后一题。老师环视了教室一周,看到学生们纷纷低头,生怕被点名。他走下讲台巡视着同学们的做题进度。老师的目光最终落在他身上,惊讶地发现徐云的进度不仅跟上了自己的讲解,甚至已经超前进到了最后一题。老师试探性地提问:“第十题,徐云会做吗?”徐云轻声吐出“d”,随即又沉浸于思考中。

老师核对手中答案后,又询问了第5题和第15题,出乎意料的是,徐云给出的答案全对。这三题的正确率预示着他极有可能取得100分以上的成绩。老师的好奇心被彻底激起:“徐云去黑板上解一下第21题吧。”

班级内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徐云是不是惹到老师了?怎么让他解第21题?”“能解出第21题的人在s市能有几个?”其中一个同学声音最大:“他还真敢上去,没发疯吧?”老师猛地一拍桌子,教室内顿时恢复安静。徐云空手走到讲台,拿起粉笔。他仿佛在进行默写,一行行整齐的数字和符号出现在黑板上。原本复杂的公式逐渐被简化,到了第九行,已简化为一个两位数。全班40余人的目光都被徐云吸引,因为他的字迹宛如印刷品般规整美观。无论最终题结果是否正确,单是这手好字就足以令人钦佩。徐云放下粉笔,平静地返回座位,笔开始在22题的空白位置处开始舞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