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中心城的由来?

华国会议室。

分析组成员总结道:“现在线索串起来了。

东郊院长是301的网瘾患者,302病人目前在中心城的定位还不明确,而初代蚁后对应的——

正是303患者,她就是看了这本书。”

看出其他人脸上有疑惑和异议,她阐述自己的看法:“从笔记上蚂蚁形成的污染文字能看出,303患者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噪音。

听到这些杂乱的声音,也代表着她被逐渐侵染,拥有了蚁后的‘群体性思维’,从一个单一的个体,变成了可以接收无数信号的‘端口’。”

她稍微停顿,让众人充分理解这个概念。

“我们知道,人脑具有强大的信息过滤和处理功能。比如在一个嘈杂的办公室里,我们能同时听到风扇声,键盘声,窗外的汽车鸣笛声……

但我们能忽略掉这些噪音,只专注眼前的工作,还能从一堆声音里自动聚焦于对话。

从一堆垃圾邮件里判断优先级,找出最紧急的邮件,这些都依赖于人脑处理器。”

“而现在,蚁后的大脑过滤机能失效了,所有信息同时涌入脑海,包括那些不属于人的呓语。

她能同时几条街外的对话、听到虫子爬过树叶的细微声响、感知到别人的情绪波动。

所有的数据流对她来说都不亚于物理冲击。

她能清晰感受到这群‘房客’的痛苦,却又无法正常建立情感连接,才导致她陷入混乱和崩溃。”

在座的智囊团成员都听懂了。

随时随地听到各种响动,不可名状的奇怪呓语,这和“污染”的症状简直一模一样。

另一个专家举了下手,接着上面的分析继续说道:“这并不属于心理疾病,而是一种以“感知过载”和“共情撕裂”为主的认知污染。

但在旁人眼中,只会认为是病情加重,不断加大药量,进行电休克、磁刺激之类的治疗。

这些神经辅助治疗的手段,也会导致303患者记忆力减退,干扰正常的记忆留存。”

时间一长,她作为人类的记忆一点点淡去,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属于蚁后的“记忆”。

而在外人眼里,此时的303患者已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疯子,更加无法出院。

在这种长期的痛苦下,为了恢复“宁静”,消除嘈杂,蚁后需要绝对的秩序和统一。

那些个体的、嘈杂的、充斥着痛苦的自由意志,就成为了它眼中必须消除的“噪音”。

这是智囊团结合几个直播间的全程监控,汇总现有的线索之后梳理出的结论。

“我们认为,这家精神卫生中心是最早的污染源,地下应该是藏着一个蚁穴。

蚂蚁本身对尸体不感兴趣,但在生态系统中也会帮助尸体分解,和生灵副本里的乌鸦清洁工很像,只是没有那么强的攻击性。”

智囊团成员普遍认为,笔记里提到的神秘女人并不存在,而是她臆想出来的。

303患者的大脑处理不了信息,却能感知到这个女人,甚至和她对话,实在很反常。

她是被污染源选中的“蚁后”,那本昆虫科普书,就是在她的大脑里种下的锚点。

另一个成员突然眼睛一亮,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推:“蚁后刚开始开辟新领地时,无法离开巢穴,只能用部分飞行肌和大脑喂养第一批蚁卵。

埋在这片地下的尸骸,被蚁群分解组织后,怨灵借助或操纵着蚂蚁来到了地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