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3章(第2页)

他们被门官带到驿馆。驿馆的门匾写着“栖雁”,院子里种着两丛桂,一丛开,一丛谢,香气在湿润的夜里一息一息地散开。管事称作“邹掌”,三十来岁,利落温厚,把人往上房里请:“客卿远来,凡有吩咐尽管。”说罢让人送上姜汤、干荷包蛋、酱肉切片,还有一碟辣子豆干——辣得行,却香得很。吴雪端碗的时候,手抖还没全停,姜汤一热,胸腔里的空才慢慢往回长了些东西。

队长在火盆边烘了烘手,扭头问邹掌:“帝君如今在何处?”

“帝君在帝京。”邹掌笑,“‘夏鼎’当朝,国分一百零八疆,雁门是北陆门户,管边军与商路。几位若往帝京报到,须先到‘斩鳞司’分署挂名,再由分署给发路牒。”

“一百零八疆?”吴雪追问。

“是。”邹掌端正了语调,像在为一幅地图描边,“上有九重府州,下有百八郡县。北接辽阔草原联盟,西靠百万山脉部落,东临无限海洋岛国。诸邦交错,各有其势。我们夏朝——子民亿兆,税粮十足,工艺鼎盛,为当世第一强国。这些年也有龙患,只是……”他说到这里,压低声音,“帝京新设‘斩鳞司’,整顿得紧。”

“口音很亲近,字也看得懂。”吴雪忍不住说。

“我们用繁体,”邹掌指一指柜台后挂着的木牌,牌上刻着《驿馆告示》,字体润厚,“可诸位来得多了,也就看惯了。夏言虽古,却不绉。人嘛,该怎么活就怎么活,织布、打铁、做生意,逢年过节在门口贴个福字,热闹得紧。京里穿得华,边上穿得利,吃食各地不同——雁门这儿最要紧的是一碗刀削面,大片的,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