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5章(第2页)

修道者陈清明的论点为,神性即“顺天道”。

他披着宽大的青色道袍,面容清癯如山间古松,语声悠远:

“神者,道之化形也。神性即是顺道。若执着于自身意志,即违道而行,失神性而堕为魔。”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若你自称神,却将众生当作意志工具,那你不过是另一种极权者。”

他冷冷地看向本尊:“你敢说自己成神之后,没有让‘清明’这个名字变成一道枷锁?”

本尊低头沉思,而圆桌右侧,一位白衣文士摇了摇头。

儒家陈清明坚持神性是“君子之极”!

开口便引用《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神,不过是大成者,是万民归依的‘大人’。”

他坚定地望着本尊:“你成为神,是因你履行了‘仁政之道’,以身饲世,教化四方。你应将神性当作万民之‘精神纲纪’,而非凌驾人性之绝对命令。”

修道者轻哼:“你儒家不过拘泥礼教,把神圣庸俗化!”

儒者拂袖冷道:“而你道家,恰如群山不语,却无人识路。”

佛门陈清明却认为,神性是“空性幻影”。

“神者,妄念所生。诸法无我,神亦如幻。”

“汝若以为神能救众生,已堕我执;汝若以神性自居,已犯慢心。”

他双手合十:“修神,不如修空。真正的神性,不在主宰,而在超越主宰的欲望。”

儒家冷哼:“空性若真,万物何以生养?”

佛者不语,只是缓缓垂眸,如寂灭海底的一抹清莲。

对量子力学有所研究的陈清明则认为神性是“观测者效应”。

“诸位,我来打断你们的神秘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