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6章(第2页)
沈王爷准奏,建造“术工坊”五十所,并招募散修与宗门中志在匠艺之人前往学习。更在城池间布设术阵网络,以“灵线”连接各坊,施行传信、预警、储能之用。
术家代表景枫子言道:“术非术也,乃道之器也。若无用之于民,术即为术伎。”
数月之后,东疆各城渐有灵力照明、水井恒汲、车轨滑行之术,百姓皆称“活神仙”,实则源于术家百年传承与东王支持。
公孙家推“兵贵神速”、“道兵一体”、“战阵融合”,其核心在于“兵道并重,非兵即刃,非道则乱”。
沈王爷设“新军三卫”,吸纳百姓子弟,由公孙子弟亲授《兵典》《三阵论》,又以武道宗门设“军魂坛”,教之以忠义仁勇四德。
军中设“议军堂”,定期听取兵卒与将领之言,确保上下之意可达,军心如铁。
更采纳公孙家建议,在龙门山下设“战魂碑”,镌刻英烈之名,以激军志。
“欲强民,必通商;欲通商,先清道。”商家代表人称“吴子市”者,辩中提出三策:
修复“枫林五道”,以五条贸易通道连贯东疆与西域。
统一东疆币制,采用“灵玉券”,兑银兑粮兑药,统一流通。
开设“万商公会”,由王府监管,准各宗门、世家设商分会,互通有无。
沈王爷允之,命东疆第一富商设立“通宝行”,以“灵石银两”合为兑换比,设“六等兑换之法”,并由王府监铸“龙纹银章”,凡市易者皆需凭章入市。
“商而不欺,利而不偏”,为东疆商道根本。此举大获各宗门与外族商队好评,不仅拉动内需,更使得外域资源流入东疆,渐渐繁荣。
夜中,沈砚之登楼独酌。他知此局非一日之功,也非四家之策尽善尽美。
墨家之义,若无律法监管,终成空言;术家之器,若不节度权用,恐有反噬;公孙家兵道若过,或致民惧兵威;商家若纵,或成豪族财阀,扰乱民心。
于是他在心中立下新纲:“义为本,术为器,兵为护,商为通。”
他命名此治策为《东疆四纲》,并将四家代表与弟子留驻东疆,设“四馆”:义馆、术馆、兵馆、利馆,轮流主持政务。
坊间传言:“墨家教其子,术家筑其器,公孙练其勇,商家富其居。四家为臣,谁敢轻东疆?”
孩童谣曰:“王爷城头望九天,四家之道落人间;墨义筑根,术火通天,商通八道,兵魂卫边。若问此世谁为贤?东疆王爷沈砚然。”
(第278章到此结束,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