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2716章
“故我问:人类之存在,应是‘合于道’,抑或‘逆于天’?” 四影先后开口。
柏拉图之影先言:“自然是理念之映现,万物本源在于‘善’。人与自然之失衡,乃因其弃‘善之理念’,崇物而贬神。若人不自省其欲望之蔓延,而不回归‘理性秩序’,终将毁其所依。”
东叔闲点头:“然君子和而不同。理念之善固不可废,但若抽象之善不能解决现实之痛,则成空言。若‘和谐’只在‘理念城邦’,不及万民百姓,岂非暴政之苗?我不反对理念,但理念应指导实践,非逃避现实。”
奥古斯丁之影接言:“主曾言:‘我造世界与人,使之彼此相爱。’自然乃上帝之创造,人类应怀敬畏之心。然人因原罪堕落,以自我为神,视自然为奴,始有灾祸。唯有回归神恩,以爱治欲,以圣洁修己,方可与天地重归契约。”
东叔闲沉吟,缓缓回道:“若将自然视为上帝的恩赐,固有慈悲之理;然神若不言,自然本无形。人类对自然的珍重,不必依托神意,而可基于共生与理性之觉。爱,可源信仰,亦可源实践与认知。人与自然之间,不止有‘主仆’,更应有‘伙伴’。”
东方古哲缓步前行,合道释儒三宗于一身。
他未言语,挥袖之间,空中浮现三句:
“天人合一。”
“众生一体。”
“道法自然。”
东叔闲微笑,拱手而答:
“‘天人合一’,然何为‘合’?若以礼制压自然,是伪合;若以节度顺其道,是大合。孔子曰:‘仁者爱人。’我补一句:‘仁者亦爱物。’”
“‘众生一体’,我不敢自大言‘普度’,但我信,断绝与自然之联系,便断绝了与‘觉’之道路。”
“‘道法自然’,然自然并非静止之物,道亦非不变之理。道在变,道在新,道在众生之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