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2485章
但无人知晓,陈清明早在战前,已暗中启用了一种早被历史湮灭的术法——道家“兵解”之术。不同于单纯的灵魂逃逸或意识转移,兵解讲究“形神俱灭而化于道”,以大道化身为锚点,将完整主意识植入未来可能的“因果涟漪”中,等待因果重编、历史重启之日。 那位锚点,便是大秦帝国某一位并不显赫的皇子——陈景然。
据《上界天策遗录》记载,陈景然自幼体弱,鲜少现于宫廷。但他生而识文断字,一岁通典,三岁演阵,五岁时便能夜观星象,以木笔画天图。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位天赋异禀的少年皇子,却未料到,他根本不是“成长”,而是在“复苏”。
这具身体,并非转世,而是宿主。
彼时的清明大陆尚不知晓,所谓大秦帝国,并非人类文明自发形成的王朝,而是陈清明亲手打造的“封神墓域”——一片伪装为帝国体系的试炼之地,用以承载神明转世后的元识与道魂。它封印着神血与信仰、历史与未来,像是一张卷起的因果轴线,等待那一刻的开启。
直到那一日。
镜湖异象震动三界,一道黑月横亘星河,元璟子言道:“他回来了。”
所有“后手”便开始逐一苏醒。混天道院中的界种、界域内嵌的主控算法、镜湖下沉眠的“预言者协议”,乃至于早已散佚的“天衍之书”——皆开始运转。
而那位魔潮文明的副主宰,依旧沉睡在他自以为“胜利者”的永恒墓地中,梦里嘲笑着神明的覆灭,毫不知晓自己不过是那场局的一个注脚。
事实上,在陈清明兵解之时,曾于一念之间篡改了整个“因果流线图”。原本应该毁灭的一些文明被保留了下来,原本应该诞生的救世者消失了,所有的线索,所有的历史,开始悄然地围绕“重生”——这个名词重构。